揭秘胡耀邦与温总理的24年“情缘”
——粗读散文《再回兴义忆耀邦》有感
《再回兴义忆耀邦》是温总理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回忆性文章。撇开廉政教育意义,单就文章本身而言,我以为,这也当是一篇很好的散文作品。
3月,亲赴西南指导抗旱救灾的温总理,再次来到义兴,联想到24年前跟随胡耀邦同志考察义兴的情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顺着他的思绪沉醉,关于那场“节前考察”的一幕幕情景,便开始如幻灯片似的在我们脑中柔和地滑过。
全文因重游故地起篇,紧跟着向读者粗略交代了24年前的那场“节前考察”:“1986年年初,担任中央领导工作的胡耀邦,决定利用春节前后半个月时间,率领由中央机关27个部门的30名干部组成的考察访问组,前往贵州、云南、广西的一些贫困地区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随后的大篇幅行文也都围绕这场考察展开,主线十分明朗,使读者很自然地进入“彼时彼境”,脑海中也始终能清晰的描摹出当时的风物场景。读完关于考察的段落,读者头脑中至少有三块感觉印象深刻。
其一,胡耀邦同志很勤政。从“决定利用春节前后考察”、“尽管已年过七旬,但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工作”、“甚至把吃饭的时间都用上,每天很晚休息”等等细微之处,读者都能感受到胡耀邦的敬业精神。“耀邦同志显得有些疲惫。我劝他晚上好好休息一下,但他仍坚持当晚和黔西南州各族干部群众代表见面”,“耀邦同志的体温达到39度……身体稍稍恢复的耀邦同志不顾大家的劝阻,坚持前往广西百色”,读到这些地方,一名不知疲倦、甚至有些“拗”的长者形象,一下子凸出来,人物马上有了立体感。
其二,胡耀邦同志很务实。听各地基层一把手汇报的同时,他还特别注重“暗访”。温总理在文中提到“耀邦同志把我叫去:‘家宝,给你一个任务,等一会带上几个同志到城外的村子里走走,做些调查研究。记住,不要和地方打招呼’。”这一段语言描写,读起来特别有趣味,甚至有种明快的期待感。这源于读者对领导“不打招呼”、深入基层做法的心理认同。那么胡耀邦的这次特别交代,是不是心血来潮的偶然之举呢?文章又写到:“……耀邦同志下乡时,经常临时改变行程,与群众直接交流,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用他常说的话就是,‘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胡耀邦的务实作风与求实精神由此便可见一斑了。
其三,胡耀邦同志深爱着基层群众。“中央和省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访问,密切上级与下级、领导机关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形成一种好的风气,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领导工作的失误,提高干部的素质,促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对胡耀邦的这段语言描述,以及“晚上十点多……见他坐在一把竹椅上正在等我”,这些人物描写,虽是寥寥几笔,却细致的勾勒出一位对基层群众无限热爱、对干部作风要求严格的长者形象。
除了“节前考察”的精彩叙述,文章的另一写作亮点是,善于借助画外情节烘托气氛。比如“除夕之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在四周响个不停”,而这个时候胡耀邦却“开始发烧,体温升到38.7度”。一边是年味儿十足的炮竹声,另一边是胡耀邦劳累过度,躺在招待所发高烧的情景。两下相衬,更加凸显出后者心系群众、殚思竭虑的性格特点。
这篇文章打动人、感染人的关键之处在于——饱含深情。温总理以一名晚辈、学生的视角追忆往昔、思念故人,情真意切。“我亲身感受着耀邦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和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亲眼目睹他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夜以继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忘我情景”、“耀邦同志发病抢救时,我一直守护在他身边”、“我送他的骨灰盒到江西共青城安葬”、“……耀邦同志画像,他远望的目光,坚毅的神情总是给我力量……”,读到此处,读者心里便有一种岁月的沧桑感与莫名的哀伤感。温总理与胡耀邦的真挚情谊,感人至深、催人含泪。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是这篇文章的精妙所在。强烈对比的主体,正是温总理当年夜访的那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24年前的情况是:“……那时,兴义城区只有一条叫盘江路的大路。路旁的房子比较低矮,路灯昏暗,街道冷清。我们沿着盘江路向东走了10多分钟就到了郊外。这里到处是农田,四周一片漆黑……我们便深一脚浅一脚摸了过去。到近处一看,果然是个小村子”;而24年后,这个小村庄的情景是:“我悄悄带了几个随行的同志离开驻地,想去寻找那个多年前夜访过的村庄。灯火辉煌的盘江路上,商铺林立,十分热闹。原先那个村庄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
昔日“黑灯瞎火”小村庄所在,今日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冲突何其强烈!面对这片迅速发展、物是人非的故地,温总理自然地感慨道:“耀邦同志离开我们21年了。如今,可以告慰耀邦同志的是,他一直牵挂的我国西南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竭尽毕生精力为之奋斗的国家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这种抑制不住、倾泻直下的滚烫情愫,将文章的情感流线引向高潮。读者不禁黯然泪下。
文章最后一段,“再回兴义,抚今追昔,追忆耀邦。我写下这篇文章,以寄托我对他深深的怀念”,仿佛抚琴奏曲抑扬顿挫入高潮,猛地按住琴丝,千种韵律、万般往事,忽地戛然而止,一切回归现实。好文章要用心细品,我的感受如此,也许在你读来,又是另一番味道。无妨,且道来,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