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图:中国航母平台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资料图片
去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证实中国正在改装前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此后航母平台进行了多次海试,自此海内外对中国是否建造航母问题的争论算是告一段落。但对中国今后建造航母的数量,航母在军事能力建设中的地位,以及如何使用航母等问题的讨论,近一时期变得热烈起来。香港《大公报》分析如下:
到目前为止,海内外各种报刊关于中国改装的前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的技术水平的讨论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平可夫的观点,就是认为该航母的技术水平不高,就是今后中国自造的航母,技术水平也不会比瓦良格号有很大提高。
航母建造易 长期维持难
航母之难,难在长期维持和使用上。航母必须与几十架舰载机,十多艘各型水面舰船和潜艇组成航母编队才能作为一个战役集团发挥军事效能。如果单是一艘航母出海作战,恐怕就真成了赫鲁晓夫所称的「海上浮动棺材」。要使这样庞大的多军种合成的军事集群协同作战,在平时的人员训练、兵器维护以及战时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支军队没有高素质的人员、充分的训练、长期的巨额资金投入、发达的科技是很难组织和使用好以航母为核心的舰队的。事实上,当今世界拥有航母的国家有近十个,真正使用航母编队进行过对外战争并取得战绩的只有美、英、法三家,而这三家打的基本上也是不对称战争,都是与比较弱的对手作战,并没有与势均力敌的对手作战。其它国家的航母则基本上成了海军仪仗队。即便是前苏联,其航母都从来没有形成过有效的航母舰队。不过前苏联还是实事求是的,它从来没有将其建造的航母称为“航母”,而是称为“载机巡洋舰”,这并不仅仅是为了进出土耳其海峡方便,更主要是对自己能力的定位和认识使然。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以及国家发展战略来看,今后可能也只有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像美国那样长期维持和使用大规模的多支航母战斗群。笔者认为,这正是为何印度、俄罗斯、法国等拥有航母世人并不甚关注,而中国仅仅是改装一艘废弃的前苏联航母就引起世界关注的原因所在。
中国应该拥有多少航母
发展航母要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实力的承受能力,要留有余地。央视军事频道曾经报道:重型航母(排水量60000 吨以上)造价是35亿美元左右,组建编队(按配备4艘驱逐舰、4艘护卫舰、1-2艘补给舰、1-2艘潜艇计算)共35亿美元左右,舰载机需要35亿美元左右,共100亿美元左右;中型航母(30000-60000吨)造价15亿美元左右,编队15亿美元左右,舰载机15亿美元左右,共50亿美元左右;轻型航母(30000吨以内)造价5亿美元左右,编队7亿美元左右,舰载机5亿左右,共20亿美元左右。整个航母的维护费用,一般来说,8年的维护费近似整个航母编队的造价,也就是说航母编队一年的维护费是其自身造价的8分之1。即:重型航母编队1年不超过15亿美元,中型航母编队1年不超过10亿美元,轻型航母编队1年不超过5亿美元。中国和美国的货币购买力不一样,也许中国发展航母无需花这么多钱。但也有媒体报道,中国为修复瓦良格航母以及发展舰载机也花了700亿人民币,按照现在的汇率折合100多亿美元,应该说成本不低。当然,这是第一次探索,走了很多弯路,多花了冤枉钱也在情理之中,今后批量生产造价应该可以大幅下降。
要留有余地,一是在经济上要留有余地,不要将弓拉得太满。按照经济学家的普遍看法,到2020年,中国的 GDP至少可以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以上。我们保守一点计算,如果到2020年中国的GDP达到美国目前的规模,那么美国目前拥有11艘重型航母,中国届时经济上应该可以负担10艘航母(不都是重型航母,可以是重型、中型和轻型航母各若干艘)及由其为核心组成的编队。那么,我们再保守一点,打个对折,从现在开始逐年开工,到2020年建造5-6艘航母,并组成以这些航母为核心的航母编队,在经济上就应该是留有充分的余地的了。二是不要贪大求洋,不必像美国那样只建重型航母,我国可以轻、中、重型航母搭配,航母编队也可以分小型编队、中型编队和大型编队。这也是由中美两国海军的作战环境和军事战略决定的。美国海军是全球部署,当然需要发展重型航母和大型编队。我国对付南海周边的小国时,可用轻型航母及小型编队;对付中型军事强国时可用中型航母及中型编队;前出远洋时可用重型航母和大型编队。笔者认为,我们只有充分考虑国家经济实力的承受能力,发展航母才具有可持续性,才能保障和维护国家利益,否则就会像前苏联一样因过度的军备扩张而拖垮国家的经济。
航母不过是一样兵器,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是国家的国策如何,以及由国策决定的军事战略如何、军事思想如何。如果没有正确的国策,就不会有正确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思想,如此这般,就是兵器上差别不大也会迅速战败。例如,1940年5月法军有2300辆坦克,德军有3000辆坦克,双方的数量差距并不大,质量也相当。但是由于法国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马其诺防线就是最著名的例子),所以在对坦克的运用上,就将大部分坦克分散配置到步兵部队中使用。而德国奉行进攻战略,所以将坦克集中使用,编成10个装甲师,形成突击力量。结果在战争中法国坦克几乎对战局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而德国的坦克集群的强大突击力在6个星期就打败了法军,迫使法国投降。又例如,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北洋水师就是因为消极避战而被日本陆海军消灭在军港里的。
航母作用视乎国策战略而定
从航母问世以来近百年的战争史来看,航母一直是进攻性武器。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今后还用防御性的军事战略来指导航母的使用,航母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国内军界和学界的一些人认为,中国奉行积极防御战略也需要航母,对此笔者不能认同。如果是国土防御,目前能从海上对中国本土发动攻击的只有日本和美国,如果他们攻击中国本土,中国用弹道导弹炸烂他们在西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就可以了,用航母是费效比很差的办法。
笔者认为,随我国国家利益的扩展,尤其是海外利益的扩大,今后中国的军事战略需要改为进攻性的军事战略。进攻性的军事战略并不一定是要入侵别国,更多地可以是使用威慑的方式,以武力为后盾来实现有利于我国国家利益的和平。航母编队由于可以远距离投送兵力,具有巨大的攻击力和强大的自身防御能力,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由和平状态转入战争状态,从而使中小国家难以有效防御,因此是现代最有效的威慑工具。但是,如果我们为追求和平而让和平主义主导外交和国防(实际上和平主义对维护和平是有害无利的),仅仅将航母用于防御性的看家护院,航母将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如果这样,我们对航母还是研究一下就可以了,不必批量化生产和大规模部署。
辽宁号退役卖“巴铁” 网嘲:根本养不起 | 热议:真开战,中国航母连港口都出不去? |
中国不惜代价打造“海军巨兽”,挑战美国 | 中国“福建”号航母电磁弹射歼-15正式曝光 |
解放军演习“迎击”美航母 | 中国高调展示军事雄心 2航母穿越“第一岛链” |
中国双航母穿越“第二岛链” 剑指台湾? | 中日军机太平洋上空对峙 歼15驱走日本P3C |
罕见!中国航母有新动作 释放强烈信号 | 中国这一巨大产业 如何成为全球霸主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胡春华接班,浮出水面 |
2 | 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 内容令中共难堪 |
3 | 女主播“无罩激凸”直播画面疯传 网友炸锅 |
4 | 突发!深夜地震,至少622人遇难 1500人受伤 |
5 | 刚刚!川普,重大宣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川普火上浇油 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中国经济 |
2 | 刚刚,国务院办公厅出大事了 |
3 | 胡春华接班,浮出水面 |
4 | 普京接受新华社专访 内容令中共难堪 |
5 | 震惊!钟绍军突然出事了 |
6 | 女主播“无罩激凸”直播画面疯传 网友炸锅 |
7 | 中国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 |
8 | 习近平失去了耐心 张又侠为何没有造反 |
9 | 女孩身高2.26米,貌美如花,妈妈却发愁 |
10 | 北京“好闺蜜”罕见全面撤资 中国经济寒冬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