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江夏编译报道:中国连续派遣海监船、渔政船等在黄岩岛与入侵的菲律宾海军舰只对峙,美国智库刊物《国家利益》杂志(The National Interest)4月23日发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霍尔姆斯(James Holmes)、该院亚太研究讲座学者吉原俊井(Toshi Yoshihara)合写的文章,指中国派遣“海监84号”这种最现代化的非海军执法船只在黄岩岛与菲律宾军舰周旋,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战略,既是破解中国南海僵局的最佳手法,又巧妙地扩大了东盟国家间的裂痕。
第一,使用类似海岸防卫队的海上执法力量,起到传达外交讯息的目的。派遣海监船到黄岩岛驱赶菲律宾舰只,表明北京承认中国与其他国家存在领土纠纷。派遣执法船只也是发出实际的信号——中国正在监控其管辖水域。这样一来,北京在外交上谴责东南亚国家侵犯中国主权、违犯中国国内法的同时,可以对外国船只采取行动。此外,依靠非海军的船只,可以让北京避免遭到实行炮舰外交的责难。中国由此可以说:这根本不是外交,而是例行的执法行动。
第二,藉此以比较柔软的姿态与东盟国家打交道,以便调和双方之间力量的不平衡。北京可以部署轻武装的执法船只,对付象菲律宾之类的海上对手,他们的海军勉强相当于海岸防卫队的水平。如果中国动用先进的驱逐舰或护卫舰和老旧的菲律宾海军舰只对峙,北京在地区的形象就会成为一个欺凌者。例如,在黄岩岛和中国船只对峙的第一艘菲律宾海军舰只“德尔皮拉号”(Gregorio del Pilar),是菲律宾舰队的旗舰,即最大的军舰。但该舰只不过是1960年代即已下水的美国海岸防卫队古董舰只,被菲律宾海军当作护卫舰使用,战斗力极其有限。这种军舰如果参加一场海战,结局可想而知。所以,北京利用海上执法船只,可以在不损害中国利益的前提下,减少中国外交受损的机会。
第三,使用非军事手段,可以避免争执地区的冲突升级。北京如果使用粗鲁的军事手段,如出动解放军海军,会将任何小事件国际化,造成中国是最大威胁者的结果。愤怒的解放军一旦开火,将激起整个地区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抗议潮。北京采用相对不那么莽撞的手法,可以使双方的争执保持对自己有利。
第四,利用非军事执法船只,使北京可以对南沙群岛及南中国海主权的争执对手,形成不间断的低烈度压力。定时巡逻能够在尝试政治解决的同时,试探南中国海周边国家海事监察力量的弱点。使争执保持在低烈度,也为中国外交随着战略环境的变化或高调或低调,留下了折冲的余地。
而且,即使上述手段都失败了,北京也能部署海军作为其民事执法船只的后盾。与较弱的对手相比,中国还可以选择在象黄岩岛或南沙群岛其他地方,升高威胁力度。海军的威慑可以在一场危机中迫使对手知难而退。所以马尼拉完全明白,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作后盾,北京民事执法船只的和平巡逻,分量有多重了。
(www.creaders.net 记者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