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环球时报援引新加坡《海峡时报》7月9日文章,原题:应对中国的战略崛起,文章如下:
南海争端已酝酿多年,但有几点已变得清楚:近年来,北京对领土要求更加坚决,并且有一套连贯的战略来维护其主张。最重要的是,中国等得起。
中海油上月宣布,在南海对外开放9个海上区块,供与外国公司进行合作勘探。几天后,北京称将在南海「战备」巡逻。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法中心主任罗伯特·贝克曼表示,中海油的声明可能是「重要转折点」,「这似乎证实了一种怀疑,即中国不仅对岛屿和邻近水域宣称拥有『主权』,且认为对南海9段线以内水域的资源拥有『权利和管辖权』。」
中国在南海变得更加坚决,这并非什么新鲜事。新鲜的是,中国能够做到在更坚决的同时,却没明显逾越政治界限。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今年4月,布鲁塞尔的国际危机集团一份题为「搅动南海」的报告称,中国善于利用非军事海洋机构维护其南海主权要求。
对北京而言,这是有利的。解放军基本远离领土争端,这样可防止争端升级为全面冲突。
而越南和菲律宾等国深知,解放军虽不出面,但始终在背后待命。
一方面,在领土争端上日益坚决,另一方面,使用非军事机构维护主张,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有助于中国实现马尼拉所说的「缓慢入侵」。
总的来说,中国的战略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有助于自身利益。
但问题是,中国虽有实力在南海争取有利局面,但若逼得太急,其「和平崛起」的形象将会受损。
一名澳大利亚学者最近在新加坡举行的研讨会上说,过去20年里美国两次获得「天赐」良机。
第一次是1995至1996年的台海危机,美国向海峡附近派出两艘航母,向亚洲展示了其安全保障的可信度。
最近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咄咄逼人,则给了华盛顿一个非常乐于接受的政治机遇。该学者表示,中国在施展「软实力」时不能太过坚决。
按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的解释,软实力是让别国自愿遵从,而非通过威吓手段,
「而在北京看来,好像软实力就是可以在国内积聚,然后像玩具一样输出到国外。这与约瑟夫·奈原本的含义相去万里。」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6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7 | 网友惊呼 习近平排场之大 只有1人可“媲 |
8 | 真的 !一切都在习近平掌控之中 |
9 | 史无前例,美国传来重磅消息 |
10 | 快讯:普京宣布停火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