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朝日新闻发罕见长文:薄熙来研究(图文)

www.creaders.net | 2012-07-12 07:41:05  《朝日新闻》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毛”孩子时代

  1949年,就在毛主席向天安门广场前的群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个月前,薄熙来在当时的北平出生了。他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中学时代就读于高干子弟集中的北京四中。

  1966年,薄熙来在这所学校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未来的中国,我们来引领!”——据该校一名校友回忆,当时薄熙来和其他高干子弟就在教室里高喊着这一口号,兴奋得满脸通红。后来,薄熙来加入了红卫兵纠察队。为了批斗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等毛泽东的政治对手,他们还闯入了领导人的住处与办公室所在地——中南海。

  但在第2年,薄熙来的父亲、时任副总理薄一波也遭到了批判,当他被红卫兵揪到北京工人体育馆接受群众批斗后,情况发生了剧变。据一名与薄家有深交的党员透露,薄熙来的母亲为了免遭迫害,曾计划逃往东南亚。然而,当她逃到广州时被当局逮捕,并且死于非命。

  此后,薄熙来与其兄弟姐妹的行为变得更加嚣张无度,甚至在红卫兵中都十分惹眼。薄熙来在驾驶一辆偷来的汽车时撞死了一头驴,因而被逮捕,并被送往北京郊外农场的“强制劳动班”接受改造。住的地方如同带着铁栅栏的监狱。

  白天他要干农活,太阳落山后还要上课学习毛泽东思想。曾被送往同一家农场的一名男性回忆道,当时薄熙来等人饥饿至极,看到从窗口飞进来的麻雀就你争我抢,抢到后拔掉毛就吃了下去。

  和薄熙来的弟弟一起长大的原北京四中校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那个年代,毛泽东思想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骨髓。即使时代变了,我们的根基也不会改变。我们都是毛主席培养出来的孩子。”

  1976年,毛泽东逝世,文化大革命就此结束。薄熙来的命运随之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机。

  一次失败的婚姻

  薄熙来的第一次婚姻是失败的。70年代后期,文革结束时,薄熙来和北京市共产党委员会前书记的女儿结婚了。虽然党和媒体并未在过去公开相关信息,但了解当年状况的数名党干部表示,被称为太子党的高级干部子女一般都会和级别相同的高干子弟结婚。

  强制劳动结束后,薄熙来被分配到了北京市内的一家五金修理工厂,并在那里与女方开始恋爱。据说,这些都是家长为孩子定下的姻缘,但真相尚不明了。婚后不久,薄熙来的妻子就生下一个男孩。

  当时,薄熙来离开了修理工厂,来到了刚刚恢复授课的北京大学。之后,他又进入了政府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文革中饱尝辛酸之后,薄熙来踏上了康庄大道。

  然而,夫妻不和成为了他的一块心病。与薄家关系较近的数名党干部表示,薄熙来曾想结束逐渐冷却的夫妻关系,所以提出了离婚,但女方并不同意。这时,父亲薄一波的政治力量帮助了他。

  文革刚一结束,薄一波就恢复了名誉,重新当上了副总理。在以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顾问委员会中,薄一波担任二把手,可以说是邓小平的心腹。“熙来是我最优秀的孩子,我想成全他这个愿望。你还是让女儿和他离婚吧。”薄一波的一个朋友还记得,当时是自己将这番话带到了女方家中。

  在口信中,薄一波还向女方家人、在文革中下台的前书记传达了一些露骨的言辞。“你能不能再次上台,就看我一句话。”这是邓小平的心腹发出的威胁,对此,前书记不禁愤慨不已。但在最后,2个人还是离婚了。

  作为儿子的薄熙来一定深刻地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帮助。并且,和许多高官子弟一样,每当薄熙来陷入困境时,都能得到父亲伸来的援手。

  1984年,薄熙来被任命为辽宁省金县(后被编入大连市)的副书记,并前往该地就任。这一年,他已经35岁。从党干部成长路线来看,薄熙来起步较晚。

  上任一把火“红”了

  “老师,幸会幸会!”

  一名高个男子迈着大步从容地走进房间,弯下腰来,伸出双手意与对方握手。当时大连市党报《大连日报》的记者姜维平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感觉他的笑容很清爽。

  他就是1984年底从北京调至辽宁省金县(后被编入大连市)任副书记的薄熙来,当时35岁。听闻当地记者姜维平来采访县委书记,薄熙来即前来拜访,说:“很想跟您认识。”

  现年56岁、逃亡到加拿大的姜维平回顾当时的薄熙来,称他与其他地方官员不同,知识很渊博,在比自己小6岁的姜面前,也从不摆架子。而且薄熙来很细心,曾用刚买的国产双反相机拍下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姜维平。

  正如姜先生所言,刚到地方任职的薄熙来就以其他地方官想都想不到的方式力图振兴农村。

  有一次,薄熙来前往该县得胜村视察。这是一个主要以畜牧和种植果树为生计的贫困村,而呈现在薄熙来眼前的却是与之完全不协调的一幕:约50名男女村民手拿小号或长笛,正在演奏欧美乐曲。了解后得知,热爱音乐的村民们自掏腰包购买乐器并组成了乐团。

  “演奏水平真高啊,还那么投入。”薄熙来小声地对当时的部下说道。之后,他立即下达指示,让县政府给乐团拨款,还从北京请来专家作指导。

  薄熙来还利用其父任国务院副总理时的关系,向文化部、电影公司等宣传这支乐团,还让其制作了电影《迷人的乐队》。该影片一经上映立刻赢得很大反响,并于1986年荣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我国首支农民乐团”这句宣传词响遍全国。乐团成员不仅在北京等地演出,还曾赴日公演,甚至也在外国首脑面前展示过他们的演奏技艺。

  “这支诞生在农村的乐团已经发展到了让世界都为之感动的水平。事实证明中国农民并不是愚蠢无知的。”在接受地方报记者的采访时,薄熙来如此坦言,话语中带着对其政绩的夸耀。

  党内与薄熙来相熟的某干部认为,这一成功经验为其20多年后在重庆市深入开展的唱红歌活动奠定了基础。

  就像是与这支农村乐团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似的,薄熙来也开始在仕途上快马加鞭。

  铁腕市长打造“美丽大连

  在大连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上,1辆白色大巴士缓缓驶来停靠在路边。巴士的侧面部分像鸟的翅膀那样向上张开,4名靓丽女警牵着马走下车。

  这些女警戴着太阳镜,个个身材像模特那样高挑出众,她们佩戴着马刀英姿飒爽地跨上马,开始在12万平方米的广场上巡逻,这里到处是翠绿的草坪。有些手持相机的游客看到她们十分好奇地追在后面拍照。

  薄熙来曾经担任金县(后被并入大连市)副书记,当时通过乐团振兴农村经济的举动让他名声大起。他在1993年晋升为大连市市长。担任市长后不久,薄熙来就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女子骑警队。

  薄熙来对这些女骑警寄予了厚望,希望她们能“成为大连的美丽名片”。这50名女警平均年龄23岁。广场旁边的一间办公室可以眺望整个广场上的景色。据原市政府的干部说,他曾好多次看见薄熙来市长站在这间办公室阳台上心满意足地眺望着女骑警在广场上来回巡逻的飒爽英姿。

  作为市长,薄熙来的铁腕作风如今还是街头巷议的话题。他特别在意的是建设“美丽大连”这一口号。

  当时的辽宁省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显得有些落后了,很多国有企业没能跟得上改革的步伐,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为辽宁省以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为了改变这种“肮脏城市”的印象,薄熙来大刀阔斧地拆除了旧工厂和贫民窟,在路边种植了大量绿化树木。在他担任市长及书记的8年里共建造了80多个广场。大连市政府的文件中也自豪地写到:“我们的城市绿化率达到了40%。”

  市政府增加了下水道处理设施,对40条臭气熏天的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而且薄熙来还推动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建设,提供给45万人居住。大连也因这些在改善居住环境方面的努力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如今每年一度的大规模时装展吸引着众多明星参加,这也是始于薄市长时代。日本设计师森英惠等人也参加过大连的时装展。当年桥本龙太郎首相和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作为来宾参加过该时装展。每次在开幕式上薄熙来都用流利的英语致辞,这成为了一个惯例。

  大连在中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在其它一些城市也出现领导干部开始制定政策学习大连的经验。原大连市政府的干部还记得薄熙来每当开会时眯起眼睛十分得意的样子,他曾说过:“大连是我一点一点精心打磨出来的宝石。”

  以“爱足球”的名义拼GDP

  “大连人热爱足球,大连是中国引以为豪的足球之城。”彩色纸片飘舞,薄熙来声音高亢地说道。说完,数万名观众当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幕发生在2000年10月的人民体育场,当时的大连实德队以3:0完胜吉林省延吉市延边队,获得了联赛冠军。这也是大连队自中国1994年开始足球职业联赛以来的第五次夺冠。薄熙来和每位队员都紧紧握手。

  在当时,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深圳市被中央定为“经济特区”,仿照这样的政策,大连被中央定为“足球特区”——职业足球试点城市。

  当时的薄熙来对足球队的重视非同一般,为争取到中国最棒的锋线队员,他亲自打电话游说。每当球队凯旋,薄熙来都亲自到机场迎接,他也因此被誉为“足球市长”。

  但是,薄熙来的一位老部下明确表示,薄熙来其实是超级篮球迷,“他其实不怎么喜欢足球,那只是为推动大连经济发展而打出的幌子”、“薄的目的是利用很受欢迎的足球比赛,来提高大连知名度,以便于招商引资”。

  当时,中国的各城市都在互相竞争,在经济发展上争先恐后。在共产党干部的评价标准中,GDP增长是最被重视的指标,哪怕能让GDP增加1%,也会受到好评,从而为官场升迁积累筹码。

  于是,各地的官员都拼命地进行工业园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绞尽脑汁地吸引投资,而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城市的知名度和给人的印象。

  薄熙来煞费苦心,最终获得了成功。在他担任市长和书记的8年里,从外企争取到的投资增至4.6倍。大连市的GDP增长率每年都保持在12%至14%,比全国平均增长率高4个百分点。

  一位曾经在大连工作过的日本大型商社的干部对薄熙来颇有好感,因为在他眼中,“薄熙来对于日本企业提出的要求几乎都能积极回应”。

  从“整死你” 开始自高自大的精英

  1993年,薄熙来就任大连市长后不久,看见市政府分配给自己的公用车牌号后勃然大怒:“为什么我的车牌号末尾不是1?”

  按党内规定,市委书记的车牌号为“00001”,其下一级市长的车牌号为“00002”。因为在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市委书记的职位高于市长。看车牌号就可大致清楚车里高官的职位。

  薄熙来不甘心车牌号屈居于市委书记之下。为了拔尖,他最后命部下选择了“00051”这个特殊的车牌号,意为“吾一”。

  当时担任大连市委书记的是于学祥,薄熙来借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之力将其赶下台。“于学祥出身贫困农村,是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坐上市委书记的职位,当时的薄熙来可能不甘心屈居于一个这样的人之下吧。”当时任其部下的某市政府干部这样分析道。

  薄熙来每逢改修大连市的广场或公园,都命人装饰牛石像或牛铜像。牛石铜像被设立在大连的数十处场所,甚至下水道的井盖上都刻有牛形图案。大连市政府的外赠礼品也预备的是牛像木工艺品。这都是因为薄熙来属牛,据说薄迷信这些做法有利于他仕途的发展。原市政府干部回忆道:“这是为了夸示他的权力,或许他其实最想把自己的肖像立满大街小巷。”

  薄熙来自84年开始在辽宁省地方任职,当时与原大连日报记者姜维平私交甚好。姜记者回忆道,在薄93年担任大连市长后,对自己的称唿不再是“姜老师”,而突然变成“姜记者”。在薄曾经谦虚爽朗的形象背后,倏然显露出了权力背后的自大与傲慢。

  “混蛋”、“傻x”。自那以后,经常可以看到薄用这样激烈的言辞训斥多数市政府干部。99年转职于香港媒体文汇报的姜维平记者回忆起当年薄熙来在时装秀的记者恳亲会上的一幕。

  为举办时装秀,大连市政府要向相关服装公司募集2万元的赞助费。但是,有人报告称个别服装公司拒交赞助费,薄听后赤红了脸大怒道:“整死你!立即抓起来调查!”

  薄熙来若成功就任党中央要职就太过危险了----姜维平这样解释“薄熙来事件”发生的理由。

  夫唱妇随共谋私利

  “薄熙来说要打虎,但却只打苍蝇”——香港月刊杂志《前哨》1999年7月刊的封面上刊登出了这样一个语带调侃的标题。文章作者叫“李月言”,这是香港文汇报驻大连记者姜维平的笔名。该杂志称“(薄熙来)虽然高举清廉政治的旗帜,但却对强者网开一面,只抓一些弱者”,对他进行了勐烈批判。

  1999年初,薄熙来要求大连市委机关报——大连日报社购买一栋价值5亿元的新建大楼。而当时,承建该大楼的建筑公司的法律顾问正是他的妻子谷开来,她还持有该建筑公司20%的股份。大连日报社拒绝了这一要求。于是,大连检察院便进入报社展开搜查,并以涉嫌侵吞广告费为由逮捕了4名负责人。《前哨》中的文章揭露了这一事件的内幕。

  该文还揭发称,谷开来所任职的其他公司也从市政府得到了好处。薄氏夫妇齐心协力,中饱私囊。文章追问道:“谷开来穿梭于世界各地,入住的都是高级宾馆。这些钱都是从哪来的?”

  当时是薄熙来担任大连市长的第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计划于1999年8月视察大连,而姜维平的这篇文章就发在7月,可谓是一支冷箭。对薄熙来政治手段持怀疑态度的姜维平试图通过这篇报道将薄熙来拉下马。

  姜维平此前也曾获得过成功。这篇报道问世的半年前,他曾在《前哨》中撰文称,辽宁省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挪用公款在澳门赌博。文章报道,马向东一晚上输掉了4千万元,大肆挥霍钱财。

  姜维平还曾揭发黑龙江省大庆市市长钱棣华挪用公款为29个情人买房的非法行为。“正因为我身处体制内,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姜维平在逃亡地加拿大多伦多的家中对记者说道。所谓“体制内”是指他曾经在大连日报社与新华社工作过的12年时光。

  后来,原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被判死刑,原大庆市市长钱棣华被判10年有期徒刑。然而,薄熙来却跟他们的命运不同。当时其父亲薄一波仍然健在。作为薄熙来保护者的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也在巩固着牢固的权力基础。薄熙来展开了反击。

  被彻底封印的告发活动

  和往常有些不一样——时任大连日报记者的姜维平感到一丝不安。2000年12月4日夜,他结束工作,开车回到了位于大连市中心的自家的停车场。当他下车时,一名体型微胖的男子叫住了他。

  这名男子名为车克民,来自市安全局。该机构负责信息收集与监视活动。时任大连市安全局党委书记的车克民曾是一名军人,当过薄熙来的司机与厨师。在薄熙来就任大连市长时,他被破格提拔为安全局书记。作为市长的心腹,他监视着薄熙来的政敌与部下,周围的人都很怕他。

  现在,逃亡到加拿大多伦多的姜维平回忆往事时说道,自己当时进行了抵抗,但车克民和手下冲进车里,“把我打了一顿”。后来,姜维平被塞进一辆面包车。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颠簸,他被关进了位于大连南端的旅顺口的某个海军基地的拘留所中。

  在审讯过程中,当局人员拿出了刊登在香港月刊杂志《前哨》中的那篇告发薄熙来的文章,问他:“是你干的吧?”由于姜维平使用了笔名,便故作不知,说:“不是我。”

  于是,审讯官将一叠厚厚的文件扔在了桌子上。文件记录的是报社传真机收发的资料,就连对方的号码和收送信的时间都被记录了下来。这其中也包含了姜维平和《前哨》编辑部的通信记录,他的所有行动都受到了当局的监视。

  审讯官告诉姜维平,他的妻子也被逮捕了。这让他放弃了最后的抵抗。当时,他十分担心自己12岁的大女儿,于是承认该报道是自己写的。

  妻子在28天后得到了释放,而姜维平却以“泄露国家机密罪”的罪名遭到起诉。“罪状”是他赶在中国媒体之前对沈阳市副市长利用公款赌博一事进行了报道。另外,他还对讽刺腐败官僚的话剧在大连市内上演一事进行了报道。当局认为,这引发了市民的愤怒与不满,他犯下了“国家政权颠覆煽动罪”。

  但是,对于审讯过程中被严厉追查的告发薄熙来的报道一事,起诉状上甚至连“薄熙来”3个字都没有出现。中国媒体也没有对姜维平被捕与审判进行任何报道。他的告发活动被彻底封印了。

  薄熙来的仕途没有受到影响,并开始飞黄腾达。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2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3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4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5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