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两名律师上周六晚代表温家宝家人发表声明,表示保留向《纽约时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法律人士认为“与其起诉不如亮家底”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认为"这份声明只是个姿态,意在向中国公众说明《纽约时报》报道不实,但预料温的家人不会采取实质法律行动。若温家控告《纽约时报》,有可能令事件愈闹愈大。"
《纽约时报》揭温家宝家族拥有27亿美元财产的报道引爆媒体,也使不久后即将召开的中共18大蒙上一层阴影,《华尔街日报》报道援引党内人士评论"这个报道会给温家宝带来不利影响,打破他已经塑造起一个亲民、大胆提倡政治改革以及反腐败的领导人形象",但党内人士也认为"中共其他很多领导人的亲属也在过去20年积累了巨额财富。现在这个问题削弱了党的公信力。"
另据香港《苹果日报》10月28日援引海外"明镜网"报道,有接近温家宝的人士称,温家宝对支持者表示愿意公开澄清家庭财富,该报认为如果温家宝兑现这一承诺,将是中共建政以来国家领导人首次公开财产。
"常委中没有一个人敢于公示财产"
中国知名律师张思之向德国之声表示,早在去年他曾想致信温家宝,建议他在退职以前,以个人身份公示财产,但因为诸多原因未能践行:"把私人财产向全国人民公布了,这样是有好处的。他不是讲他很清廉吗,这样对他个人清誉也是有帮助的,如果几个常委中有一个人敢于这样做,我觉得都是很有好处的,可惜他们没有一个人敢。但是很可惜,他们错失了很多机会。"
张思之也和贺卫方持相同观点,认为温家宝及其家人应该不可能起诉《纽约时报》:"我认为不可能, 现在说他的家人并没有占有股份,但你的财源并不表现在占有股份上,不是股东也可以用某种别的渠道取得财产,这个不能说明问题。如果我是温家宝,我就在18大以前,以个人的名义,把财产公布了就行了。"
张思之也认为此事虽然不会影响中国政治格局,但会对中国官员会引发震动,官员资产公示在中国一直是个常常提及却一直无法推动的事情,如果温家宝被此重磅报道引爆缺口,则有可能打开官员财产公示之门:"你们应该向中国的老百姓透露出你们的资产是多少。"
中共领导人会否把财产晒到阳光下?
"干干净净的把家底抖一抖,这是最好的局面"
另一位中国维权律师唐吉田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认为象《纽约时报》等媒体,通过采访线索且有支撑其报道的基本材料,就不能认定《纽约时报》在主观上是故意诋毁,因此温家宝及其家人试图以法律诉讼的方式来回应报道,应该是不明智的。唐吉田认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公开财产:"应该靠中国大陆建立起来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用事实来回应《纽约时报》相关报道。"
他也认为一个媒体报道,在中国引发的是"政治事件",温家宝及家人现在通过律师声明的方式,同以往相比,将"政治事件引向法律化"从某种意义上也算一种进步:"这次他能通过找律师通过法律方式回应,比起其他很多人遮遮掩掩还是有让人称道之处,干干净净的把家底抖一抖,这可能是最好的局面,但从根本上来说,要让政治问题真正从法律途径来解决,在正常国家可行,但在中国大陆还看不到清晰的路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2 | 最新爆料:习近平遇上大坎儿!大悲剧就要开 |
3 | 刘建超王毅涉性丑闻?外交系统挥不去的“淫 |
4 | 美方今日突下重手!北京错愕愤怒质问 |
5 | 习近平释放致命信号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赵晓:仇敌已经疯狂,但我们要 | 万维网友来 |
2 | 晓观对话|为什么“左”容易演 | 万维网友来 |
3 | 大国无好运 | 施化 |
4 | 内心独白: 我为什么厌恶知青 | 山货郎 |
5 | 南海中国梦终于盼来了美国战争 | 文庙 |
6 | 上海医院见闻二三 | 南方酒徒 |
7 | 被山同志讨厌的混账一代人 | Shanechen |
8 | 咏叹北京月饼吃坏了尼泊尔肚子 | 阿妞不牛 |
9 | 多少钱才能退休 ?- 山货郎定 | 山货郎 |
10 | 中国前途:天下大乱 | hare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