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江夏编译报道:伦敦经济及社会学院历史教授韦斯塔德(Odd Arne Westad)11月7日在《彭博社》网站(Bloomberg)发表评论说,当习近平本周在中共十八大上接掌最高权力后,将面对一个问题成堆,管治极糟的中国。
贪污猖獗,各省区未得到妥善治理,现任领导人胡锦涛把急需的政治改革耽误了10年。习近平为了减少国内改革的阻力,可能推行民粹主义的外交政策。他在一些外交事务上的立场,已经投合理许多年轻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例如,他曾经表示,中国在与美国、日本,甚至北韩的关系中表现软弱。
但习近平在其他方面是实用主义的。不要指望他做可能危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任何事情。中国新领导层面临外交政策挑战。中国对外关系的目标,是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然而这算不上政策,更不是可行的政策,如果推行下去,只能激起邻国的敌对情绪。即使在亚洲,中国也没有占优势的外交政策框架。在南中国海岛礁争执中,北京当局受到日渐强烈的民族主义公众舆论驱使,好像只知一味为中国弄到更多的领土。如果继续坚持目前对邻国的立场,再次当选的奥巴马政府,将在东亚找到许多乐意合作的伙伴。
习近平及其主要外交政策顾问理解这点。但几乎没有迹象显示,他们懂得如何应对。原因是他们缺乏亲自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学者们往往争论说,中国领导人善于制定长远的外交政策,而西方政客受到选举和国会的限制,不可能与之相比。对中国领导人的这种看法,过去基辛格曾经力主,但今天并没有人响应。
最近一代中国领导人总的说来目光短浅,对国际事务所知不多。他们不太热衷出国,或在中国多和外国人打交道。他们发现,国际事务难以理解,担心自己在外国听众面前表现尴尬。中国还缺乏有效的领导人外交政策顾问机制及相关的执行措施。他们冀望一个外交“领导小组”帮助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局常委会统筹外交政策,但这个小组显然没有起到统筹作用。外交部常常和党的各个部门及机构争吵不休,因为这些部门、机构插手外交事务。有时军方似乎也有自己的外交政策,与党或政府完全不合拍。
在中国,对外部世界如美国和英国采取强硬路线,可以带来政治利益。然而,如果缺乏清晰、协调的外交战略,缺乏及执行这些战略的官僚,领导人可能被短期情绪左右,以致不可能深思熟虑中国的长期利益。习近平已经显示出比胡锦涛肯干事的领导风格。他在常委会同侪中居首位,可望在重大外交事务中发挥作用。他主政为改革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带来了机会。他如果足够明智,就会致力于制定外交战略,建立相应的执行机制,而不是求助于下意识的民族主义。这样才能既获得外交利益,又理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