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将军:丢岛礁因海军弱小 解放军全力造舰

www.creaders.net | 2013-02-07 10:48:11  世界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作者:徐焰,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世界各国的总体发展方略,决定了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方针,也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文明走向。中国古代王朝长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近代以来,外国入侵者主要从海上来犯,从晚清直至新中国改革开放前,中央政府都很重视海防,但缺乏争夺海权的意识和实力。进入新世纪前,人民解放军的海军也仅局限于岸边的“黄水”,无法走向“蔚蓝色”。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海洋经济的日益重要,中国已将发展海军作为重点,国防范畴扩展到远洋,海权观念也在政府和民间普遍树立起来,这也标志着军队乃至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型。

  南沙岛礁丢失缘于海军弱小

  在近现代的军事建设中,海军历来是投资最大和对科技水平要求最高的军种。以苏联的标准计算,建一艘战列舰的费用相当于组建10个陆军步兵师。1949年全国解放时,人民解放军仅接收了4万吨破旧舰艇,此后面对国家贫穷而外部威胁严重的情况,国防重点又是发展空军、两弹(导弹、核弹)和维持庞大的陆军,海军的投资不得不排在末位。

  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领导人生长于陆地,以陆战起家,曾切身感受到头顶飞机的威胁却不大熟悉海战。海军在解放军编制序列中虽是独立的军种,实际上却是陆军的一支配属力量,作战只服务于所在战区的陆战需要。

  上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强敌从海上入侵的可能性又减少,海军的战略思想发展为“近海防御”,以保护海岸及其不远处的岛屿为目标,并适当兼顾台湾和南海方向的斗争。此时海军建设的投入仍严重不足,技术手段也比较落后,这使中国海军于1974年完全控制距海南岛近400公里的西沙群岛后,一时没有能力再争夺1000公里外的南沙群岛。上世纪70年代的南沙群岛,出现了“菲律宾占的最早、越南占的最多、马来西亚占的最肥”这一局面,恰恰也是当时中国海上实力不足所面对的无奈。

 

  中国海军向“世界第二”迈进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海洋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的三大海上力量——造船工业、船运公司和海军得到了同步壮大。这种三者间的良性互动,使中国由传统的内陆大国向海洋大国转型。

  作为海洋大国的基础,首先是拥有发达的舰船建造能力和远洋船队。中国的船舶建造量早已超过日、韩居于世界第一,2010年造船完工量高达6560万载重吨,占世界总量的42%,并掌握了建造高档船的技术。

  现在中国的海上维权范围已延伸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之外,过去作为解放军海军水面主力的小艇只能在距岸百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活动,如今到远洋执行军事任务就必须派遣数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大舰,这需要彻底改变中国海军的规模和结构。近年来,中国海军在财力大增的前提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造舰高潮。

  西方国家在金融危机后限制了军费投入,中国新造舰的数量明显增加,追赶世界海军强国的势头比较勐,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不过,中国舰只的一些技术水平目前还逊于西欧和日本,但差距在逐渐缩小。

  国内外非常关注中国国产航空母舰的动态,因为它不是单纯的海军装备,而是将成为国家战略力量的核心兵种。同样,中国大力发展的核潜艇作为不需补充燃料便可高速航行几十万公里的水下隐蔽兵器,不仅能形成最有力的战略威慑,也可充当航母的保护神。根据中国战略思想的转变,海军已从近海走向远海,即由“黄水”走向“蓝水”,由过去重点保护大陆海岸转变为保卫海上资源开发、海上运输线和国家的海外权益。

  海军强则国家强

  近现代世界的海军竞争,曾不止使一个强国走向衰落,如17世纪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同英国在海上竞争失败便被踢出世界强国之列,拿破仑在特拉尔法加海战失败后也只能局限于在欧洲陆上活动。西方经济的不景气,导致除美国外的各国大都在减少海军的投入,只有美国真正拥有全球性的海军,又以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为核心力量。

  美英海军当年的发展之路,都是将扩大海外经济利益与建造舰队相互结合,而苏联的最大错误则是单纯追求军事上同强手竞赛,超出国内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吸取这一教训,对外一直强调“和平崛起”,发展海军无意同美国搞竞赛,绝不向外洋称霸,只求保护自己300万平方公里海上专属区的资源安全、遏制台独势力并保障海上运输的战略通道,现在海军的“远海防卫”战略方针的内涵也在于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与国防事业同步发展的重要经验,便是实行军民结合,海军建设也是如此。比如在造船方面,中国将军民舰船技术相互转化,促进了两者并肩发展,在民用船建造规模居于全球首位时,海军造舰规模相应的发展便顺理成章。中国下一步的海军建设要为海洋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海洋经济的发展又能抽出一部分财力作为海军的费用,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根据中国今后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求,海军建设不应模仿近代海军竞争的那种“大舰巨炮主义”,在适当发展航空母舰等大型装备时,还要注重均衡发展,即大、中、小舰艇和海军航空兵建设同步推进,充当“第二海军”的海警、海监、渔政力量也要扩大并使其向外伸展巡逻范围。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海军将彻底改变传统的近海力量结构,成为一支近海和远海兼顾、军民使命并重的全新力量,中华民族应有的海权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面向海洋,中国的国防建设也转向大海,从领导人到民间都树立起适应世界潮流的海权观念,这也是对传统的农耕文明所造就的民族性的一次改造。自我封闭于陆地上的民族都没有前途,以全球化的要求向海洋发展,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做到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最终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