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担任总理十年,为取消农业税立下功劳,他勤勉地四处奔走处理公务,也曾受到公众的称赞。但在他即将卸任时,却留下物价居高不下,房价成倍上涨,贫富差距无限拉大,财政赤子增加的摊子。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也从「我可以负责」转变为「我无能为力」,以致他在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自省:「我虽然尽力了,但有些工作做得不够好,希望得到宽恕」。尽管他的这一表白博得了不少同情,但舆论对他执政能力的质疑声仍是不绝于耳。
「多维新闻」指出,温家宝为地质专业出身,早年一直在甘肃省从事地质工作,后经推荐进入中央地矿部党委工作,随后历任胡耀邦、赵紫阳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秘书工作,每一次政治风向转变他都「站对了队」,直至成为国务院副总理、总理。可以说他最擅长的仅仅是协调,而不是决策。对于掌控中国经济命脉的总理一职,温家宝是确确实实的门外汉,此外,长期任职办公厅工作的温家宝也着实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使其很难摸清基层实情,极容易只看到表面现象。
报导以温家宝曾极力反对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于2008年大力推行「腾笼换鸟,产业升级」计画为例说,温家宝称「不能再有企业倒闭」,其立场显然不是站在经济角度,而是在精算一笔政治帐—社会稳定与民心向背。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温家宝为保增长而豪掷4兆人民币,由此造成通胀和底层民众困苦的后果。对此有学者总结,温家宝已形成一种习惯,当政府出现信任危机的时候,总是先以超常的速度和能量推出一些极端的措施,不但灭火,还兼收民心。而对措施的可行性和正反的实际效果却没有细加权衡。
「维基解密」的电文就指出汪洋与前总理朱镕基都曾批评温家宝在应对金融海啸的过程中不掌握形势,反应太慢。
从目前的用人制度看,中共正极力避免出现温家宝这类有「致命伤」在身的领导人进入决策层,使得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成为晋陞要职的「敲门砖」,如「两会」后将接任温家宝总理一职的李克强,除有两省大员的地方经验,还是一名经济学博士,成为决策层术业专攻的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