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社科院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发布2013年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
周一(19日)发布的这份舆情蓝皮书的统计数字显示,较小的贪腐官员“苍蝇”的危害,比大贪“老虎”的危害更大。
蓝皮书说,中国地方政府的反腐倡廉舆情尽管有下降的趋势,但仍和上一年一样,占比位居首位,占比57%。
与此同时,国家部委的反腐倡廉舆情的占比则较前一年有所上升。
“苍蝇比老虎危害更大”
该舆情蓝皮书分析说,这显示了中国反腐倡廉舆情事件的主体仍然是地方舆情,基层问题仍然是中国反腐工作的重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提倡“苍蝇与老虎一起打”,而今年的这份舆情蓝皮书根据统计做出结论说,“苍蝇”比“老虎”的危害更大。
因为地方贪官“苍蝇”是直接面对基层,面对老百姓的,所以他们的滥用公权和贪腐行为,在民众中造成的影响,会直接破坏共产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与信任。
今年的这份蓝皮书还说,舆情时间从2003到2012年的十年中逐年增长,热度呈波动性上升。
蓝皮书总结过去十年中发生率最高的三大事件类型为:违法违规、企业财经、时事政治。
“政府积极干预成主流”
在政府干预方面,该蓝皮书称,十年来尽管仍然存在推诿塞责、阻断信源等应对方式,并因此引发重大舆情事件,但积极主动型干预模式正在增多,逐渐成为主流。
在2012年的影响较大的反腐舆情事件中,以接受媒体采访为信息发布方式的事件占比最高,达60.4%,但比过去两年要低。
而微博、博客或论坛回应的比例则比往年明显上升,2012年为20.8%。
2013年的舆情蓝皮书还说,2012年持续时间为2周到1个月的大型事件中,年热度最高的是重庆官员雷政富的不雅视频。
该蓝皮书还提到环境类群体事件仍然多发,2012年已解决的环境类舆情事件只占39.3%,未解决的比例大幅上升。 (撰写:嵇伟)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突发:贝森特给全世界泼了一盆冷水 |
| 2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3 | 传红二代上书吁恢复这制度 张又侠获免死金 |
| 4 | 翁帆已是清华教授 |
| 5 | 他潜伏中国37年,直到2016年才被抓获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2 | 重磅炸弹!何卫东军事法庭自辩书曝光 |
| 3 | 这个巨大的危险逼近,竟无人知晓! |
| 4 | 中国区员工1个不留,中国科技圈震撼 |
| 5 | 美女教授的堕落 |
| 6 | 中国“大佬”中的“大佬”,骤然离世 |
| 7 | 内幕!习为何吞下这个外交苦果? |
| 8 | 突发:贝森特给全世界泼了一盆冷水 |
| 9 | 张又侠张升民同露面 细节耐人寻味 |
| 10 | “上天的设计”阻拦习攻台!曝北京心头大患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