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几天,一个叫周滨的富商的腐败故事,十分地引人注目。眼下,“反腐败”可谓如火如荼。毫无疑问,它已融入了当下中国社会与政治生活的主旋律。但别忘了还有一个热词,那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它才是主旋律中的最强音。
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等中央高层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着力点。其实,早在2012年12月的广东考察中,习近平就罕见地强调: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利益固化的藩篱”,说白了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已足够强大。那么,这 “藩篱”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看来,它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的产物。前三十多年的改革,理论上说是“帕累托式改革”,即几乎所有人都从改革中受了益、获了利。但这样的受益和获利,却是“不同程度”的。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双轨制”,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存在着不适当的行政性垄断等等,总有些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而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得月”的过程,充满了腐败。
从这个角度上说,政府的不适当管理和干预,即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是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背后因素。而反腐败根本而言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制度性腐败。政府自觉地从资源配置的决定者身份中退出,可谓真正的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昨日,《公租房撂荒背后隐现周滨“白手套”》(《新京报》2月26日)的报道,迅速成为各大网站转载的重点报道。我注意到,人民网在转载该报道时,将标题改为“富商周滨疑染指北京公租房 被曝有强大政府资源”。严格说这并不是标题党的做法,因为报道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在房产界活跃着一些小公司,他们有强大的政府资源,能获得地产项目,但他们并不开发,而转手给专业的房产公司,从中获利颇丰”;而周滨及他的“白手套”所控制的“小公司”,正是“南口农场NC-01街区公租房”这个“北京重点保障房建设的重点项目”的土地拥有者。
重点公租房项目撂荒当然有多个原因。表面上看,富商周滨通过其“强大的政府资源”拿了这块宝地去转手获取暴利,其腐败的性质是不言而喻的。但周滨得以腐败成功,则是缘于他有个“先得月”的“近水楼台”;“楼台”上方,则撑着一把行政权力对经济生活,尤其是资源配置强力干预的保护伞。
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全面深化改革,最需改也是最难改的,正在于此。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