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合一”选举几乎让台湾一夜之间变成了“小绿岛”。有人说,这是“年轻世代”或“网路世代”的胜利,但在我看来对台湾新世代而言胜利尚为之过早。
那些“乡音无改鬓毛衰”的阿公们不会怀疑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思想开始多元的叔叔伯伯们,大体还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考虑两岸关系;而念着台湾文学、台湾历史长大的第三代、第四代,则越来越认同“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了。
如今台湾年轻人普遍有“两反”倾向:反权贵、反财阀,甚至对于大陆的反感与不屑很大程度上也基于这两点产生。反权贵不难理解。台湾社会地位、利益的世袭现象很严重,青年人担忧、不满自己的进身之阶不畅的同时,看到“公子”们一路风生水起,自然会产生不平和反感。
而所谓反财阀,则是年轻人对于台湾社会分配不公的怒吼。为什么台湾年轻人要抵制服贸、货贸?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感觉不到和大陆亲厚的好处,反而感到更多的压力和竞争。大陆输出的利益大多被台湾大财团瓜分了。国民党和民进党本质上都是右派政党,代表和维护大财阀的利益,台湾社会缺少代表下层社会的左翼政治势力。即便绿营上台,分配机制也很难撼动。大陆也应注意,在对台合作时,要更注重基层民众的感受。
连战先生在选举之前对台湾青年提出告诫,希望大家要有大局观、要有国际视野,不要把目光和视野局限在小小的台湾岛上。话虽是诤言、是忠告,没多少台湾年轻人能听进去。有台湾朋友跟我说,台湾的年轻人不能再沉湎于自己的“小清新”、“小确幸”了,要有点“大江大海”的眼界、胸襟和气度。道理没错,但这一代生在、长在台湾岛,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对于他们只是个毫无概念的名词。要让台湾新世代摒弃所谓“岛民心态”实在是一种苛求。
近来台湾年轻人觉得“小确幸”都不确了:荷包缩水,幸福感下降,加之受到来自大陆的竞争和压力,台湾人优越感不再,于是把愤怒和不满辐射到对大陆和“一个中国”的认知上。在这样逻辑下,台湾青年喊着“换人做做看”。年轻人的愤怒或许通过这样的选举得到宣泄,但他们的诉求怕是得不到满足。(作者是台湾政治大学博士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3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4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5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6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7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8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9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10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