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月23日发表文章,题目为《倘若中国从未购买“瓦良格”号,又会怎样?》,作者为罗伯特·法利,全文编译如下:
过去几天里,《南华早报》刊登了中国购买乌克兰航母“瓦良格”号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应该对这个故事半信半疑;因为对于许多军事采购决策,我们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才有可能完全了解内情。尽管如此,这篇文章介绍了有关方面如何冲破重重问题和阻挠,采购了这一航母,把它运到中国,并且说服中国政府相信,收购这艘航母完全是值得的。
中国收购“瓦良格”号经历了一系列看似不可能的事件:如果乌克兰拒绝购买,土耳其拒绝航母中转,或者这艘航母中途沉没了(当时的确存在这一可能性),中国的航母计划又该如何进展呢?
一个关键的信息就是,航母计划长久以来就在中国军方和政界备受争议。如果没有这艘可以翻新的航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支持航母计划的人就不得不多花费一番力气。据《南华早报》报道,“瓦良格”号拥有完整的引擎,使得重建计划便宜得多。
如果没有“瓦良格”号,中国会开展自己的国内建造计划吗?有可能,但即使中国造船厂和海军工程师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从头开始建造一艘5万吨的航母仍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仅仅让“瓦良格”号的引擎投入使用就需要俄罗斯和乌克兰伸出援手,而单枪匹马建造航母只会让中国不堪重负。
中国人民解放军未来会试图翻新它从俄罗斯那里获得的其中一艘(旧)航母吗?再一次,是有可能的,但是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采购的基辅级航母中没有哪一艘拥有“瓦良格”号那样的潜力,这些舰只需要大规模重建才能发挥“辽宁”号现在所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