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钧将军原名钱运彬,河南光山县人。12岁离家出走,步行7天,至开封少林寺谋生。始学徒,后学拳,再学画。学拳,独得朱砂掌;学画,专擅佛堂像。文武之道,皆掌功夫也。
钱钧将军告余:进少林寺次日,值班和尚命其烧火。灶前立一木桩,约碗口粗。将军问:“噼柴刀在哪?”值班和尚举手曰:“这就是刀。”将军惊诧。旋见值班和尚用手拧木桩,一拧一片,一撕一片,如拧面团,如撕棉絮。顷刻,木桩化为纷纷碎片。自此将军练武不辍。
钱钧将军言:时入少林寺,寺门雄伟阔大,寺前有一片松林,山边有一片塔林,印象极深。其时少林寺有僧九百,枪二百。寺内最高最好之建筑,为一尼姑堂。将军回忆当时情景仍迷惑不解:“和尚庙内建尼姑堂,真是怪事!”
钱钧将军言:于少林寺学艺时不识许世友将军。后在延安抗大学习,和许世友同窗,扯乱谈时方认起少林寺师兄弟之缘。
钱钧将军年青时随董必武参加革命,并由董必武、黄振亚介绍入党。1928年10月,钱钧将军参加光山县农民自卫军。1930年参加红军。将军在攻打罗山县城的战斗中,作战勇敢,获奖毛巾一条;在双柳镇战斗中,活捉国民党第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获奖手枪1支;攻打长潭、新集战斗中,担任登城队队长,率先攻入城内,获奖金牌1枚,手枪1支。将军于战争年代负伤13次,伤15处,被评为一等甲级残废。
红军时期某战斗,国军一弹击中时任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团政委的钱钧将军左腹,因失血过多,脸色惨白,昏迷一天一夜。是时,官兵皆疑将军已断气,将其装进一口没有盖的棺材,盖上一块门板,停放在屋后一牛棚里。次日,将军竟苏醒,闻团长与人对话声:“钱政委呢?”“牺牲了。”“在哪儿?”“抬回来啦。”后团长进牛棚,揭门板,见将军躺于棺中眨眼。众官兵又惊又喜:“政委活过来了!政委活过来了!”将军忆此幽默曰:“阎罗王不要我,我有什么办法呢!”
解放战争时期,钱钧将军曾任山东军区第九师师长、鲁中军区副司令员、鲁中南军区司令员,胶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率部参加了莱芜、兖州、孟良崮、鲁南、潍县、济南、淮海战役。将军指挥作战,勇猛顽强,沉着稳重,几无败绩,人称“常胜将军”。将军家中挂有数把缴获的日本军官指挥刀。其家人告余,将军晚年常取之凝视抚摩,笑问家人:“怪了,我这一生怎么老打胜仗不打败仗呢?”(作者:吴东峰,出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