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李克强一次又一次发火 有用吗?

www.creaders.net | 2015-05-07 10:20:20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发怒,“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李克强总理的怒火,似乎一直未熄。批“揽权”、批“懒政”、批“走样”、批“奢华”、批“灰色地带”、批“东北危局”、批“处长治国”、批“政府的手伸得特别长”,一声高过一声,一声重过一声。

  从朱镕基以降,共和国总理发怒屡见报端。朱镕基曾对豆腐渣工程发怒,曾对政绩经济发怒:“日子稍微刚好过一点,就搞浮夸的作风、盲目的自满,莫名其妙的折腾、无知的决策”,更对腐败反怒,留下脍炙人口的名言:“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温家宝曾怒斥“三鹿之流”是一群没有良心之徒,“一个也不放过”。曾在汶川救灾现场怒发冲冠:“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朱镕基总理怒目金刚、铿锵有力,温家宝总理温文尔雅、嫉恶如仇,李克强总理正直直率、壮士断腕。共和国总理们一次次发怒,“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民众心中矗立了伟岸的人格丰碑。但是,一个大国总理,频繁发怒,经常是对同一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发怒,不禁令人省思,“怒根”在什么地方?“怒源”在谁的身上?

  十八大后,中国在市场化、法治化道路大步快走。凡公民能自决的,政府都要退出;凡市场能调节的,政府都要退出。从“旧两个凡是”完全信赖领袖和政府,到“新两个凡是”开始信赖公民和市场,意义重大。中国改革其实就是权本位向民本位的深刻转型,从一个完全信赖政府,信赖计划,不相信市场,不相信公民个人自决的模式,转向越来越尊重市场和个体,越来越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经验证明,越是政府退一步,市场进一步,越是政府权力少一点,公民权利多一点,经济就会越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会越幸福。

  李克强在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进一步阐释说,中国历史上,但凡一个时代的政治比较“简”,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就会被后世称为“盛世”。而中国历史上的若干次重大改革,其主线都是“删繁就简”。

  中国是世界上行政审批最繁杂的国家之一。前几年,中央级还有一千多项,地方级接近两万项,“公章马拉松”可称得上世界吉尼斯行政审批纪录,“审批马甲”、“权力二婆婆”成为中国行政的另类风景线。过于强势的政府,虽然集中力量能办大事,但无疑削弱了市场调解功能,约束民间创造力,窒息公民社会成长空间,甚至以牺牲公民人权、生态环境、资源掠夺开发、滋生腐败、恶化社会矛盾、累计民怨民愤为代价。

  李克强总理开列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毫无疑问,是打造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金钥匙”。一方面,推动中国社会从官本经济回归民本经济,让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铲除从上到下的部门权力寻租,清除盘踞在各行各业的特权利益集团。新一届国务院加大了简政放权力度,先后取消和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多数放给市场机制调节或下放给地方政府,还有一部分交由社会组织通过行业自律和社会化服务方式承担。

  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是十八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简政放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为什么在法治“探照灯”和“摄像头”下,各部门、各地方权力依然如此任性?十八大红头文件,国务院三令五申,为什么行政审批“马甲”、“拦路虎”依然粉墨登场?为什么各路处长对权力关卡依然蜂迷蝶猜?为什么依然出现“县官不如现管”的怪现象?

  开证明“你妈是你妈”,这个天大的笑话背后,是政治文明的黑色幽默。当总理拍案而起的时候,民主政治的力量是否站起来了?法治的孔武有力在何方?直至今日,多少人还把善政希望寄托于明君再世?多少人还把公平正义寄托在领导者的冲冠一怒?可叹的是,一些媒体依然把中纪委巡查组纠错案,称誉为“包青天”。

  在古代专制社会,权力被皇帝和官僚阶层垄断。国家权力依靠暴力来行使,仿佛可怕灵光罩在百姓头上,决定芸芸众生的生死荣辱。被神化的权力,成为民众崇拜对象。权力崇拜导致官本位,由此孳生官员们的权力嗜好。在专制下,被统治阶级或者统治阶级内部,都会感到权力巨大无比的力量,从而恐惧权力,人人提心吊胆。从权力金字塔顶的皇帝,到各级官吏都成为暴力的象征。权力人格化,暴力也人格化。经过千年封建社会浸淫,草民显然微不足道,奴性成为专制下的国民性格,乞望明君赐给他们雨露阳光,希望清官和青天为民做主。

  现代社会学认为,权力欲的强弱,与权力压迫程度有关。受权力压迫程度越重,其产生权力欲也越大。一个国家的官本位思想很严重,官员的权力嗜好比吸毒还甚,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就落后。人们深受权力的逼仄,结果使一部分人停留在对权力的恐惧上,俯首帖耳甘受摆布,一部分人停留在对权力的仇恨上,伺机成为反抗力量,一部分人则拥抱体制,追求权力,加入争权夺利的官场。

  文明的政治体制,决定文明的行政体系。发达民主国家政要,需要一次次为内政事务拍桌子吗?一个部门处长有权自由裁量、占座为王吗?公务员敢自称为“官”,高高在上作威作福,恣意刁难衣食父母、伟大的纳税人吗?无论是总统还是州长,谁敢漠视、羞辱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敢设置层层关卡吃喝拿要,敢不敬畏他们手中的选票、无处不在的监督和人人平等的法治?

  发达民主国家精兵简政,一是分权化;二是民主化。政府信息公开透明,鼓励公民积极参政,促进参政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国家议会可以旁听,地方议会的会议大都公开。地方议会决议要张榜公布,公之于众。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参与地方事务决策和管理;三是民营化、整合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设立各种协调机构和合作机构。政府不是万能,不包揽所有事务,通过市场竞争让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四是精简化,纳税人的钱不养一个闲人。本质区别是,公务员是社会分工的职业,不是两张口(一张骗、一张贪)的官。

  一个国家进步,根本上是文明的进步。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从封建专制到现代民主法治,从官老爷的八抬大轿,到公民手中的神圣选票,这是文明进步的方向。如果不致力还权于民的制度建设,而仰仗明君和青天老爷,如果不把希望寄托于公民的参政议政,而用道德说教期待官员良心发现,如果在改革中依然设置各种雷区和禁区,不把媒体自由、公民监督当做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力量,如果依然沉湎于教条主义、自信主义而搔首弄姿,左顾右盼生光辉,那么反腐倡廉、阳光政府都难免成为噱头秀场和速食新闻。

  正因为缺乏真正民主法治制度的建设,缺乏民主素养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官本位思想才能如此根深蒂固,官场腐败丑恶才如此普遍猖獗,行政审批乱象才如此屡禁不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花招才如此变化多端,“伸得特别长”的权力之手总是砍不了。而普罗大众在权力恐惧中,就会继续愤怒、麻木、无奈,继续匍匐着灵魂,明哲保身,这是大国崛起的国民姿态吗?

  在中国改革历程中,长期热衷经济建设,冷对“政治体制改革”,大多数民主和法制的原则无法实行,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基本没有改变,官本位和特权集团腐败不仅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上所有重大问题的根源,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最主要阻力,同时把本应归于广大民众的利益通过巧取豪夺纳为已有,官民矛盾越来普遍越尖锐频发。执政精英的普遍体会,是“老百姓越来越难管”、“维稳成本高”和政权危机感。

  “权力清单”是公民赋予公仆的,还是官员赐给百姓的?这是问题关键。让民众开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是积习成疴、积疴成囚的权力欲,是尚未肃清、依然泛滥的专制遗毒。还政于民,权力低头,清风自来,阳光自现。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