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因“舌战”哈佛智库学者而被奉为“抗美英雄”,央视北美首席记者王冠“趁人打铁”,于北京时间12月23日在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环球时报》阐述其人为传递中国声音之义不容辞。王冠受到追捧,大概并不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不独王冠,当年的央视记者芮成钢激战美国总统奥巴马何等意气风发,今日俄罗斯女记者加扬•基恰克扬与白宫发言人驳火的场面亦同样令人大呼过瘾……这些以“国家利益”为念置身战场的斗士勇气可嘉,但民族主义狂热的追捧并非总是幸事。切记前朝领导人江泽民那句一战成名的告诫——“图样图森破”。
12月23日,王冠在《环球时报》发文《全世界不应只有西方一种声音》,大谈这一代人的使命,“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更加充分的、有感染力的表述中国的国际政策和政治主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可以做得更好,除了勇敢地在国际舞台上用西方的话语讲述东方的故事,还要在宣传方面真正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
据说,这名1984年出生的年轻记者早在今年7月份便就南海问题吸引了不少关注。更有媒体挖掘其履历,发现这为“国之辩士”曾获2006年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200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曾专访近百位全球政商领袖,包括美国国务卿克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美国总统安全助理苏珊-赖斯等。他还曾被基辛格称赞为是一个“思维缜密”的提问者。
坦白讲,王冠的言论契合当下中国崛起背景下,民间对“韬光养晦”战略的反思,以及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其强硬姿态使得其被追捧为“抗美英雄”并不令人意外。其实,曾经如日中天的央视记者芮成钢2010年“代表亚洲”向出席G20的奥巴马尖锐提问,之所以事后带来人气爆棚,应该说也是迎合了国内的这种情绪。
当时,奥巴马坚持将最后的提问机会留给韩国记者,但当韩国记者无人提问时,芮成钢自告奋勇代表亚洲和韩国朋友提问,令奥巴马措手不及。当然,当年的高考状元、一路顺风顺水的才子芮成钢的故事比较复杂,这次“代表门”事件也褒贬不一,甚至为其带来不少麻烦,但他代表中国打破了美国记者的“垄断”,表达了对美国版全球秩序的一种质疑,因而一度也成为反美斗士级的人物。
只是,相对于这些斗士的咄咄逼人,也许人们尤记得1943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那次演讲。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在中国抗战陷入物资奇缺的困境时,宋美龄的个人魅力而不是争吵和指责,为其赢得美国官方和民间的好感,为掀起对华支援的浪潮,促进美国废除“排华法”,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宋美龄不是记者,也许记者和政治人物在此问题上本身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国家软实力的形成显然不意味着简单的争吵和对抗逻辑是相同的。
毛泽东曾言“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所以欲求生存,面对挑衅就必须针锋相对回以颜色,但其“斗而不破”的斗争哲学又不是所谓的睚眦必报。正如王冠所言,中国需要向西方传递自己声音,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那么,如果将此归结为国际场合上勇敢表态,不惜攻击性的对抗,则未免显得过于肤浅。而且,过度渲染对抗色彩甚至会成为民族主义泛滥、恶化国际形象的催化剂。
总而言之,本文并非指责这些国家利益代言人的言辞激烈,而是说,单纯攻击性的言论不足也不该受过多追捧,人们不能只从这些对抗性的激战中寻求民族主义亢奋。不妨借用江泽民那句话来作为告诫吧!2000年当江泽民被问到是否支持董建华连任时,怒骂香港记者知识水平不够,兼且天真,“你们(香港记者)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全世界我到那里,你们比西方记者跑得还快,但问的问题 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近平厚黑学震惊中共党内 |
2 | 又一亲信被拿下 习垮台正一步步向前发展 |
3 | 华人亲历: 永久居民回国死活回不来,这样做 |
4 | 热贴:美国只是谋财,中国却会害命 |
5 | 越南已经选边站了?习近平“国师”曝内幕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恐撑不住了 人民币年底将跌至… |
2 | 突发!白宫最新声明:对华关税增至245% |
3 | 习近平说了这句话后,越南沉默不语 |
4 | 中南海匆忙出手 为时晚矣 |
5 | 川普口风突然变了 |
6 | 特斯拉传出坏消息 |
7 | 衰世排场 习访问三国竟带这个随行 |
8 | 跌破眼镜 关税战以来表现最佳货币竟是这国 |
9 | 北京404:中国籍战俘出席记者会,内容惊人 |
10 | 川普施压成功!中美突传重大“芯片”消息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