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现实版《人民的名义》反渎职案如何侦办

www.creaders.net | 2017-04-06 15:41:28  观察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人民的名义》是自2004年广电总局颁布“反腐、涉案剧不能登陆黄金档”以来首部“解冻”的反腐大剧。该剧一播出便嗨翻全场,不仅圈外热,圈里的同事都连连称赞剧情写实。下面的几个小故事均发生在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办理专案期间,人物均为化名,从另外的角度,为大家揭秘真实的反渎职案件办理诸多细节,一起看看吧——

“喊饭”的孙大姐

孙大姐,专案后勤保障组组长,也兼着组员,总管大家的吃和住。

孙大姐嗓门大,每天饭点都在楼道里吼上一嗓子:“开饭啦!”通常应者寥寥,有人提讯去了,有人取证去了,还有人在开着会。

偶尔几次,有人从房间探出头,抛一句:“孙大姐,你们先吃,我马上就来!”没等孙大姐回过神儿,房门就“砰”得关上了。

这个“马上”,是专案组最大的谎言。每次,孙大姐一边嘀咕着“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一边独自去餐厅张罗饭菜。


(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

通常,饭菜早已备齐,孙大姐仍独守餐厅。餐厅服务员最清楚,这是孙大姐最安静的时候,也只有这时,她能稍微坐一坐。

来了几个人后,她又坐不住了,开始挨个打电话:“小梁,干什么呢!快来吃饭!先凑一桌吃着!”

人差不多来齐,孙大姐一声令下,大家开吃,她却围着几张餐桌晃了起来:“那个菜是不是再热热”“服务员,面都坨了,拿水给过过”

孙大姐人高马大,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每当这时,她都要霸气地吼上几句:“别拿我这烧火棍儿不当回事儿,以后吃饭给我麻利点儿!”

后来,不知在哪位好心同事的指导下,孙大姐建了一个微信群,名曰“喊饭网”。不过,孙大姐的得意只在建群时存活了几分钟,群建成后,除了大姐本人,少有人光顾,后来大姐自己也不怎么来了。

现在,孙大姐每日喊饭依旧靠吼——楼道里吼,餐厅里吼,电话里吼。这不,又喊开了,专案组最热闹的时候也开始了。


(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海报) 

“饭要搭伙吃,才好吃”,这是专案组里一位老前辈的饭前口头禅。

饭桌上,魏检总是兴致勃勃,边吃边讲:“水煮肉是最下米饭的”,“这个土豆丝不能放酱油炒,要清炒,加点辣椒,我爱人炒得好,甭提有多好吃”……

我边吃边听,看着他稀稀疏疏的头发,看着看着,入了神,像是小时候外公外婆在陪我吃饭——温馨,宁静。

晚上十点的“午饭”


“明天早饭大家多吃点,午饭不一定能吃得上。”行动前一晚,专案组扩大会议上,魏副检察长部署完后追加了一句。他语气平平,大家若无其事,看得出,这是整场会议中仅有的轻松一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爬了起来,激动得早饭也没吃多少。九点,我所在的搜查三组,集合出发;蹲点一个小时,成功抓捕;十一点半,到达犯罪嫌疑人家中,开始搜查。


(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

犯罪嫌疑人住所约有180平方米,屋内布置紧凑,搜查任务十分艰巨。搜查,拍照,写笔录,填写扣押物品、文件清单……搜查人员各有分工,工作紧张有序。

突然,门口传来一声歇斯底里的大吼:“你们在干什么?!”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站在门口怒视着我们,情绪十分激动,所有办案人员都愣住了。

原来,犯罪嫌疑人的儿子回来了。更棘手的是,多年前,他高考失利,患上精神疾病。

所有人都停住手中工作,对他一阵安抚,他才慢慢平复,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念叨:“我爸呢?你们把我爸怎么了?”几个法警围着他,寸步不敢离开。其他人接着搜查,无不小心翼翼,谁都担心,哪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会再次激惹沙发上这位脆弱的年轻人。

搜查结束,走出楼道天色已晚,与晨起时的天色难分彼此,恍如隔世。那一次,搜查三组午饭没有吃上,晚上十点多吃上晚饭——在东检食堂,一盆炸酱面,一盆紫菜汤。

你想听1000万的事,还是干股的事?

一次深夜加班,某干警烟瘾犯了,到处找烟,最后发现陈副局长桌上摆着半盒中华,刚要伸手摩挲一支,正赶上陈局从外面回来——

“不能动!那是赵(犯罪嫌疑人)的烟!”

顿时,在场的人哄堂大笑。原来,这烟是在抓捕赵时从他身上搜出来的。赵烟瘾很大,每次讯问时都要抽上一支。陈局为了便利讯问,一直把赵的烟放在自己的公文包中。那天,陈局外出,就把烟放在了办公桌上。


(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

还有一次,因工作需要,需要换人讯问。工作交接时,两位承办人之间有一段趣味十足的对话——

“我跟你说,张(犯罪嫌疑人)脾气古怪,惹不起,你得哄着他,他动不动就拒绝签字。”

“证据充分,还怕他不交代?”

“交代……交代倒是交代。你看我们的讯问录像啊。前面说得好好的,最后问他‘你以上所讲是否属实’,他很认真地点头说‘属实’。紧接着,书记员小宁拿笔录让他签字,他硬是不签。”

“……”

“还有一次张让我做选择题,跟我说:‘两件事我不能都说,你想听1000万那事,还是想听干股那事’。”

“……”

我国刑诉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严禁刑讯逼供。读书时,教授们也对刑讯逼供颇有微词,似乎在部分学者们眼中,侦查人员永远趾高气昂,犯罪嫌疑人永远唯唯诺诺。但在实践中,我亲眼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傻乐之余,不禁感慨:检察官们,受苦了!

救命粮食


办理专案期间,加班是常态,深夜里饿肚子成了困扰大家的难题。所以,在专案组成立时,安检察长给各工作组分别购置了泡面和矿泉水。我们几个年轻干警私下里称,这些存货是深夜里的“救命食粮”。

有一次,报捕前夕,办案点打卷机不够用,陈局所带领的讯问组和我们材料组就在深夜赶回反渎局常驻的办公区订卷。大概凌晨两点,订卷接近尾声,我们几名年轻干警放松下来才感觉到,饿得已是虚汗阵阵。无奈走时匆忙,连瓶矿泉水都没有带。

“咱烧一壶水吧。”一位同事提议。

“嗯。”我点点头。“喝点水撑一撑也是一个妙方。”


就在同事拿壶取水时,材料组组长兰姐突然想起了什么:“我这儿有吃的!我这儿有吃的!”接着,兰姐从手提包中捧出了一盒寿司。

“行啊,兰姐!还藏着私货。”我两眼放光,奔向寿司。

“嘿嘿,赶快吃了吧。真别说,今晚不吃,明天就坏掉了。今天赶空,我从(办案点)楼下的七十一买的。”

于是,大家人手掐着一个寿司,蒙头吃了起来。

“兰姐,你这是想背着组织,偷偷给自己加餐啊。”陈局边吃边乐。

“噢……我想着今晚能回趟家呢,好久没见女儿了,怪对不住她的,这是她最爱吃的一种寿司。”

兰姐今年四十二岁,她的女儿刚一岁半。

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幸福!

有一个深夜,我随陈局回院里取材料。

“我有一个舍友在君和,月薪一万二。他也经常加班,但没我们强度这么大。我一个月拿三千七,又没有加班费,不公平啊。”想到入职以来没日没夜没周末地加班,我忍不住抱怨起来。

陈局顿了一下,说:“你啊,不能这么想。挣钱是一方面。国家给我们的不多,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份稳定的生活保障,给了我们一个舞台,让我们安心地做事,纯粹地做事,这与挣多少钱没关系。”


是的,检察官!当初投身检察事业,是为了实现“法治天下”的梦想,是为了实现法律人的自我价值,这都与金钱无关。有一份稳定的生活保障,能够专心致志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岂不是很幸福?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