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德国举行首次中韩首脑会谈。两位首脑在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后举行会谈,其结果将有望决定东北亚局势。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此次会谈有望成为韩半岛局势分水岭,即以中韩协议为基础的对朝对话模式占据优势,还是会进一步强化以美日韩三国合作为基础的制裁施压。
有舆论认为,中国政府起初对被认为有“亲中”倾向的文在寅政府十分友好,但上周韩美首脑会谈结束后,气氛或多或少会出现改变。文在寅在美国将萨德部署变为既定事实,并在《韩美联合声明》中加入了:“增进韩、美、日三国合作”,“韩国支持在亚太地区内以规范为基础的秩序”等内容。而这些都是会对中国造成强烈刺激的内容。“支持以规范为基础的秩序”意味着在中国极度敏感的南中国海问题上,韩国站到了美国那一边。美国一直要求中国:“遵守以国际规范为基础的秩序”。而“增进韩、美、日合作”的字句,过去的政府考虑到中国的立场,从未将其纳入韩美首脑会谈的共同声明中。就中国立场而言,很有可能认为韩国参与了美国为牵制中国而构建的韩、美、日共同战线。
由此文在寅面临着在维持韩美双边协议内容的同时,引导中国协助解决朝核问题的难题。根据会谈结果,还可能重新形成“美日韩VS中俄朝”的对立格局。也舆论分析称,中韩两国首脑将在“对朝对话”的部分上寻找切入点。4日,中国在得知朝鲜发射ICBM的事实后,也曾表示:“希望将韩半岛问题重新引回对话与和平的轨道上来。”而文在寅也一直主张对话与制裁并行的方针。但如果韩国以与中国相似的程度强调对朝对话,美国朝野又可能传出“违背共同声明协议”或“果然还是与中国政权关系密切”的反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