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习近平19大的非常之举 这一步亮了

www.creaders.net | 2017-07-30 09:11:31  世界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被中纪委立案调查,使19大的入常人选出现新的观察角度,因为孙一直被视为入常热门,他在19大举行前夕落马,使入常人选变得更为瞩目;至于孙被中纪委立案调查,则又显示,王岐山并未因郭文贵的攻讦而受到影响,留任常委的机会又告增加。

  不过,在常委人选变化声中,关于习近平自己的权力安排,却没有受到注意,但习近平势必进一步集权,给自己安排更大权力,这才是19大最值得注意的发展。

  习近平的第一个五年可说是一个集权的过程。2012年底上台后,他迅速藉着反腐和军改,掌握党权和军权;2015年夏天的股灾和金融动盪,让习近平有机会介入经济,到了2016年夏天,他已经将李克强的经济权抢过来。2016年10月,掌握了党政军全面权力的习近平,自封为"习核心",成为全党和全国的最高领导。集权的最后一步就是,由去年秋天到今年秋天,他用一年的时间,安排亲信进入19大,藉此落实最高领导人的权力。

  从上述集权之路的发展看,习近平势必在19大更进一步集权,更改党章,重新界定最高领导人的职权,藉此突显他的威信和唯我独尊的地位。那么,他将会给自己一个什么的职位?

  习近平的七一香港行透露了玄机。他去了一个前港英军营,检阅驻港解放军,接受3000官兵高呼"主席好";这一个"主席好"震动了中外,因为自毛泽东以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检兵,士兵从来只回应"首长好","主席好"可能是19大预兆。习近平处处学毛,大有可能在19大中,恢复"主席制",给自己"主席"的封号。

  毛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的终身主席,因此"主席"成为至高无上的职衔。习去年10月六中全会成为"习核心"时,已掌握了党政军的全面权力,为什么还要为自己增加"主席"的封号?为的是威信,因为毛的缘故,唯有"主席"之称,最能突显习的威信。

  除了"中委会主席",还有两个"主席"之位,也很重要,一是"中央军委主席",因为透过军委主席,可紧抓兵权,这是最高领导人的最重要权力来源;二是"国家主席",这是最高领导人必需的国家元首职位,主要是对外使用。

  习近平自封"主席",最重要的作用是突显个人的超然地位,这可以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权力结构中看出来,另外也可从"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关系中看出来。

  目前,习近平是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对政治局和政治局常来说,按照规定,只有召集会议的权力,但19大一旦更改党章,让他成为"中委会主席",他的权力就可能从"召集"变为"主持",像毛一样,直接主持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的工作。

  在中央书记处方面,"中委会主席"也顺理成章,主持书记处的工作。书记处是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有数名书记,主要负责党务,包括中央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中纪会二号人物和党校校长等。19大的书记处人选最值得留意,因为那必然是习的亲信。

  至于"中委会主席"与总理的关系,邓小平立下"党政分开"的规则,经济一直由总理负责,江泽民时是朱镕基,胡锦涛时是温家宝,但2015年夏天金融动盪之后,习近平介入经济领域,到了去年夏天,李克强失势,经济权已落入习手。19大之后,这种"以党领政"的趋势,必将进一步发展,习必须进一步紧抓金融和经改之权。

  总括来说,习近平如果真的恢复"主席制",那只是集权的手段,与"体制改革"无关,更谈不上改制就一定会带来好处,因为进一步集权,突显"主席"对政治局常委的超然地位,架空其他常委的权力,等于摧毁邓小平留下的"集体决策制",将集体领导变为个人领导。这种改变可能造成深远影响,因为一人独裁虽有助于贯彻政策,加强施政效力,但一人独裁导致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也必然增加。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