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公布的消费物价(CPI)及生产价格(PPI)数据双双低过预期,其中PPI更录得28个月最低。两数据反映制造业景气每况愈下,消费意欲转弱,经济疲态尽现,紧缩风险正在上升。当务之急是设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稳定就业和消费信心,免得内、外风险升至沸点,到时山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内地一月份CPI按年仅增1.7%,创一年最弱升幅,亦是连续两个月低于2%。本来,一月份是春节前的消费旺季,但CPI放缓,反映经济不景气下消费未如往年。虽然物价再大跌的空间相对有限,而通胀维持在"一字头",亦意味政府实施货币政策逆周期措施的空间存在,但问题是,若不及时止住消费信心下降的趋势,企业利润日差,将对经济各环节带来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一月份PPI同比涨幅仅0.1%,升幅持续低于CPI,反映厂商对前景信心下滑,宁愿在春节前的消费旺季减价促销,企业盈利势必受压。事实上,今年初,为应对年关前后的资金紧张问题,确实见到政府在"放水"方面的努力。
同日公布的一月份新增贷款为3.23万亿元人民币,乃单月历来最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4.64万亿元人民币,亦创新高。两项数据足以证明,新一轮信用宽松周期经已展开。问题是,去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已五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市场资金,但成效未尽人意。投资者宜密切留意,春节过后企业投资信心有否恢复,以进一步判断政策成效。
无可否认,无论是再次降准,抑或采取减息行动,其实都只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应急之法。在中美贸易矛盾的大背景下,涉及的是国际实力的长期较量,且变数甚多。正正由于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窒碍内部改革空间,经济问题只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招拆招。人行放水,既是救市的重要一环,但若房地产调控不松,A股继续煲无米粥,缺乏资产升值效应,企业不敢借贷,银行不敢放款,只怕一切事倍功半!
为今之计,内地必须继续拿捏好货币政策,加大基建支出,并研究适度放宽对楼市的调控,以及积极推进科创板的出台,为A股带来新动力。至于减息与否,关乎人民币汇率稳定,相信当局未到最后一步都会选择留有一手,毕竟一旦选择减息,就必须要有把握见到成效,否则板斧所余无几,只怕会落得愈救愈死,恐怕一场终极爆煲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