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即将登场的欧中峰会可能不会发表联合声明。" "明镜在线"(Spiegel Online)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开篇就做出这样的预测。为何下出这种结论?作者道出原因:"周五,多名欧盟外交官都表示,尽管数月的前期准备,但双方依然存在很大的分歧。" 无论是在人权、贸易、投资上,双方都意见不同。与会者透露,欧盟各国大使们周五在布鲁塞尔讨论了峰会声明的最终草案,但文件没有得到通过。一名外交官表示,中国让步的可能性很低,那么,达成共识的几率也非常低。
下周二,李克强将在布鲁塞尔与欧委会主席容克、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举行峰会。欧盟呼吁公平贸易,北京拒绝做出具体的承诺。双方在多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比如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存在不等待遇、强迫技术转让、北京大规模补贴中企等等。
有欧盟官员指出,中国在这几个方面早就做出承诺,但几乎没有看到实际行动。这次谈判前期准备中,中方谈判代表不是修改相应的段落就是全部删除相关内容,人权话题的对话也很艰难:"欧盟虽然不会与中国中断段话,但不会放弃中心立场。毕竟我们不是扮演请求别人的角色。另外一名欧盟官员说,没有峰会声明不代表不是一场好的会议。"
文章作者Markus Becker写道,北京和布鲁塞尔关系愈发紧张:"为了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获得益处,欧洲几乎一切悉听尊便的时代似乎要结束了。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日益积极的扩张政策让一些欧盟国家感到威胁。"
题目为"欧中峰会 失败就在眼前"(EU-China-Gipfel vor dem Scheitern)的文章最后指出,这次峰会如果失败,对欧盟官员是一个打击:"欧盟原本希望能够让美国政府看到,人们也能使用国际规则的方式让北京做出让步,而不是立刻挑起一场贸易战。如果欧中峰会没有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认为他的极端方式就更加正当。"
脑洞大开的监控
《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则注意到了南京监控环卫工人的消息。一家环卫公司的员工被要求上班佩戴智能手环,除了能够向主管报告方位功能外,只要环卫工人上班期间在原地停留20分钟,手环就会自动发出"加油!加油!"的声音。
文章指出:"监控的范围扩大到环卫工人是中国日常生活越来越普及监控技术的另一个范例。地方政府为了突出在创新和技术上的成就,推动这种发展。虽然相关新闻引起了公众的愤怒情绪,但改变这种做法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Friederike Böge指出:"在中国,使用监控技术几乎没有任何法律限制。似乎想象力也没有止境:另外一个城市,一家公司安装将带有面部识别的摄像头装在河边,目的是防止学生溺水。软件收集了周围所有学校学生的面部数据,一旦有孩子接近河边,就会自动通知家长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