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政局诡异 胡耀邦之子:最高领导人为民还是为党

www.creaders.net | 2020-05-29 02:17:02  希望之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政局再度进入诡异情势。北京当局刚刚抛出起草港版国安法决定,引发国际社会反弹。而近期国际对中共隐瞒疫情形成追责索赔压力,国内反极权声音则透过网络公开信释放。日前网络热传一个胡耀邦之子胡德华8年前的专访视频,重点是谈到中共的最高领导人,究竟是爲了人民,还是爲了党?

原发于2012年初的《阳光时务》对胡耀邦之子胡德华专访,《阳光时务》由红二代、阳光卫视集团主席陈平在2011年创办,随后在大陆被封禁,在习近平上台后的2013年停刊。

视频画面显示,受访地点是在北京会计司衚衕25号院的胡耀邦故居。

胡德华直言:“我们今天还叫改革,但今天的改革和二十多年前我父亲那时候的改革,不一样。”他认爲,这种分野,从邓小平时代就已经开始了。“都说三十年改革,但前十年和后二十年是不一样的。改革今天最大的困境仍然是一个问题:爲党还是爲民?爲党是今天的做法,是邓的做法。爲民是我父亲他们那时的做法。”

胡德华说,邓小平和胡耀邦的最核心区别,在于一个救党,一个救民。在百废待兴的时候,这两条路是重合的,但是很快就会分道扬镳.今天的改革,是沿着救党的路线走了下来。

以下是录自胡耀邦三儿子胡德华谈改革是“爲党”还是“爲民”的视频内容:

邓小平的态度就是,“西单民主墙”说党不好,坚决把它关掉。还要抓人。我爸就不同意关。说这个老百姓总要有个说话的地方啊,总要有一个表达自己情感的地方啊。就是他是“救民”,老邓是“救党”。你要一说党不好,邓小平立刻把你干掉。

所以你看等1986年底1987年初的时候,我爸不因爲学潮下了嘛。在学潮的时候我爸也说,对这种学潮不能镇压,要讲理,听学生说什么呀,然后我们亮出我们的观点,老邓就说那不行,还是自由化,自由化就无条件的给他干掉,他们的核心矛盾在这。

所以当时文革结束之后呢,就是整个百业萧条,那个时候“救党”和“救民”是一致的。但是等到经济稍好转一些的时候,大家吃饱肚子了,他有别的要求,要一种表达的权利,你表达的时候,那就可以说东的也可以说西的,可以说好的,也可以说不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呢,邓小平就不允许了,你只能说党好,不能说党不好。那么象我爸呢,他就有一个观点,就是说起码有这个发表言论的自由和权利是应该有的,至于说你的观点对不对,因爲这个还有很多论述……“爲党”就是今天的做法,“爲民”就是我爸他们那时的做法,说完了,所以现在大家一说三十年改革,我说不是这样,前十年跟后二十年是不一样的……

胡德华这个专访视频近日再被发到海外推特上,发帖网友有意提到当下主政者习近平,说:“邓小平是爲党,胡耀邦是爲民。现在,习近平也是爲党。”

有网友留言说:“共产党就不会爲民,也不可能爲民!”

“胡耀邦也是爲党,后期被软禁后期才萌生出民主而已!共匪里算是温和派吧。”

“非也,习近平爲自己。”

“请认清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党从开始直至现在,就是一个犯罪团伙,不要跟我说里面也有好人,里面只有狠的和比较不够狠的区别,以前,这个团伙只有能耐祸害自己国家,现在,已经爬升到可以祸害世界了。”

“只能算改良派,爬在歪树上抉树,是不可能扶正的。”

现年71岁的胡德华曾是中科院软件研究学者,后经营一家能源技术公司。他与杜导正等中共党内自由派关系密切,经常对现体制提出批评。胡德华也曾挂名担任《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在家中接待访民。

习近平当局对待胡家的态度变化,也折射出中共红二代之间的裂痕正在加大。

胡德华去年初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搬迁令,被迫迁出父亲位于会计司衚衕25号的故居,且没有安置新住处。在外界舆论压力下,中办才另外安排了一套250平方米公寓予胡德华以月租方式居住。

据香港《苹果日报》2019年4月23日的报导,当局要求胡德华迁出会计司衚衕25号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泄漏中南海机密问题。

胡耀邦位于北京西城区会计司衚衕25号的故居是一座四合院,与中南海只隔着一道红墙。胡耀邦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仍居住在会计司衚衕。爲了方便工作,胡耀邦在中南海红墙上开了个门,将自家的后门接通中南海,前门则仍开向衚衕。

据悉,因胡宅后门通中南海,令高层无法安心。中办纔要求胡德华搬迁,而且“没有讲条件的余地。”

   0


热门专题
1
苗华被抓
6
美国大选
11
台湾大选
2
川普
7
以哈战争
12
李克强
3
俄乌战争
8
巴黎奥运
13
中国爆雷
4
中美冷战
9
三中全会
14
李尚福出事
5
万维专栏
10
中共两会
15
秦刚失踪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