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数字人民币背后的政治图谋

www.creaders.net | 2021-05-03 16:44:45  新唐人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数字人民币背后的政治图谋

古风评论文章:数字人民币,又称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主要用于现金流通。数字货币将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货币以电子形式支付,价值与人民币的纸钞和硬币同等。数字人民币与比特币、天秤币等虚拟货币区别是,后者并非国家银行发行;而数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效力完全属于一般流通现金。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在中国市场逐步扩大发行规模。笔者认为,中共不遗余力推行数字人民币,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图谋。

中国开始用数字货币发工资付货款

据新浪网4月25日报道,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公交2路,正式成为中国首条应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的跨省公交线路。同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京东科技集中展示了其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中提供的相关服务。数字人民币持有者可在京东无人超市完成消费,同时数字人民币也可通过京东App线上购物。

在这次展览会上,腾讯、蚂蚁也宣布参与央行数字人民币的项目运营。此前,美团、滴滴、华为、BILIBILI等企业均已参与了数字人民币测试。

据京东科技在展览会上介绍,从2021年1月开始,京东集团首批采用了数字人民币为常驻上海、深圳、成都、长沙、西安等地的部分员工发放了工资。

2020年12月4日,江苏省苏州市发布消息,将面向符合条件的苏州市民发放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红包数量共计10万个,采取抽签方式发放。此次试点用户既可在指定的线下商户进行消费,也可通过京东商城进行线上消费。

2020年4月20日,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表示,将在第二届“五五购物节”期间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并面向符合条件的上海市民发放消费红包。

已有28个省市成为数字货币试点区

2020年8月14日,商务部印发了《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在方案中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它地区。全面深化试点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涪陵区等21个市辖区)、海南、大连、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西安、乌鲁木齐、苏州、威海和河北雄安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等28个省市(区域)。

数字人民币不能用于买卖黄金和美元

2020年10月8日,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此次试点在深圳市罗湖区举行,政府通过抽签方式,将1000万元以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方式发放至个人,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红包数量共计5万个。获得数字人民币的个人可持数字人民币红包在有效期内至罗湖区指定的商户进行消费。

2020年10月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规定,数字人民币不能出境使用,不能买卖黄金和美元,只能在境内的资本市场流通,可在房地产市场、股票投资等境内交易中使用。

数字人民币普及化分三步走

2021年4月19日,央行副行长李波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全国推广没有明确时间表,全国推广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继续扩大试点范围,目前央行正在考虑更多的场景以及更多的城市参与试点;第二步是搭建数字人民币的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提高安全、可靠性;第三步是建设一套相应的法律和监管的框架,来监管数字化人民币。

国家信用是数字人民币的硬伤

货币数字化,其最大风险是来自国家信用和法律体系的缺失。按照中国的国情,政府往往是朝令夕改,而出了问题又不愿承担责任。这对于国民来说,国家要普及数字人民币显然是缺乏安全感。

就拿P2P网贷机构来说,2015年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说,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打造支撑平台,要利用“互联网+金融”,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的金融模式。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的P2P网贷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爆发,

截止2015年12月底,中国大约有P2P网贷机构五千多家。可还不到一年的时间(2016年4月14日),国务院又组织14部委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专项整治,此运动持续了一年,导致大批P2P企业关门倒闭。

中国银保监会曾2020年10月22日称,全国还在运营的P2P企业只剩下6家。可仅过15天后,又称只剩下3家。到2020年11月中旬正式宣告,中国的P2P平台“全军覆灭”。为此,中国数以千万的投资者家破人亡,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就是国家缺乏信用。作为主要责任者的中国政府,不仅不承担因政策失误给P2P企业及投资者带来的损失,而且还张口就给企业和投资者虚构罪名。

数字人民币对国民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又要大力推广数字人民币,许多人对此都表示担扰。我认为,国家推行数字货币对于中共统治者来说,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对于国民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数字人民币对国民的危害:一是因政府及国家银行缺信用,消费者在电子货币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维权无门;二是民众使用电子货币后将失去个人隐私,其个人资产及整个收支状况都将全面曝露;三是个人财产将彻底失去安全保障,如:政府部门罚款、摊派、逼捐、存款冻结等,都会变得更加随意性和便利性。中国政府可能会说,数字人民币便于个人结算。试问,难道过去的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工具就不方便结算吗?美国没有发行数字美元还要在全世界流通呢!

数字人民币背后的政治图谋

笔者认为,中共之所以大力推行数字人民币,其背后还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图谋。如:借助数字货币发行间接没收官员资产、倒查个人所得税、全面恢复计划经济等。

一、国家借助数字人民币发行全面废除老纸币、换发新纸币,可变相没收官员来历不明的资产。2015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就“关于尽快更新人民币版本,有效震慑腐败官员‘巨额藏现’”向中央提案。但当时该提案因争议太大,故没有公开采纳,后来有人建议,先推行数字货币,再全面废除老纸币、换发新纸币。

该提案人认为,由于中国绝大多数官员的巨额财富来历不明,所以他们都往往把大量的现钞私藏在家中。从这些年纪委在查抄贪官资产时就可发现,在被查抄的人当中,少则私藏现钞上百万元,多则私藏现钞几亿元。如果全面推行数字人民币之后废除老纸币的话,就等于国家将官员手中来历不明的现钞变相没收,同时还可借助货币数字化打击非法洗钱行为。

有网民保守估计,全国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私藏在家中的现钞(来历不明的现金)至少有40万亿人民币,这其中还不包括官员海外存款和在国内外购置的固定资产。

二、中共可借助数字货币倒查个人所得税。在中国,无论是官员,还是富人,他们的财富大多数都存来历不明,其个人财富也并非是税后利润。一旦货币数字化后,他们就要面临政府倒查个人所得税的风险。只要政府乐意,随时都可以要求补交个人所得税,若是政府办案人员要故意刁难,不仅要补交个人所得税,甚至还要被罚款或没收所得财富。因为中国的法律弹性实在是太大。

三、中共强推数字货币是为全面恢复计划经济作准备。因为计划经济更有利于中共统治,但实行计划经济的前提是,政府必须要牢牢掌控所有生产资料(统购统销)与国民生活资料的分配权。而货币数字化后,每个人的财富就都会被政府牢牢掌控。数字人民币与正在恢复的全国供销合作社和私企国有化一样,都是中共在为全面恢复计划经济作准备。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2 俄罗斯给恐袭定调了!幕后黑手就是…
3 惊传北京招商银行倡议书:“北京危急 生死
4 罕见!中国总理李强承认了
5 习当外商面反驳李强 蔡奇新角色引关注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要出大事?军委副主席捅了马蜂窝
2 中国“断崖式降薪”突然冲上热搜
3 中共东部战区一张训练照 泄露惊人信息
4 这一次,巴菲特又料事如神
5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6 大快人心!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机构终于迎来
7 人民币剧烈波动的背后:北京意外变脸
8 消息传来 3家中国地产商“爆雷”
9 彭丽媛开始抢权 丁薛祥躺平了
10 兵临城下!中南海已惶惶不可终日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以哈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乌克兰战争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万维专栏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给世界“指明”方向后,中国迷 中国社会经
2 1364 (图文)红二代披露助毛泽 范学德2
3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湮灭之城
4 辛峰:社区那条红围巾 万维网友来
5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6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深切纪念刘 玉质
7 风云无定日月有常:中美关系实 阿妞不牛
8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万维网友来
9 宋国辉:封杀TikTok最严厉的是 万维网友来
10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2 分享“左媒”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鹏
3 消遣一下中国适不适合多党制的 特有理
4 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川普今天大 爪四哥
5 俄国GDP世界前十:西方专家的 随意生活
6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清单 随意生活
7 中国还有希望吗? 山蛟龙
8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体育老师
9 所谓“毛让站起来,邓使富起来 东田枫叶
10 普丁丁似乎有点急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