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亲中共的多维报道:5月11日,清华大学在官方微博账号发布“清华大学图书馆2020年借阅排行榜”,居于榜单首位的,是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榜单一经发布后,很快引起各方热议,迄今此话题的阅读量已接近36万次。
究竟该如何理解在中国内地悄然兴起的读毛选热?有人简单将其视作中国全面左转的又一例证。潜台词是,当年轻人都开始读毛选了,足见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到了怎样的程度。
持有此论调的人,也喜欢将此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与复旦大学沈逸之间针对印度疫情的口水战摆出来,并认为这个现成的例子说明,当自由派在中国渐次沉浸下去之后,后果之一便是左派的内讧与分裂,当比胡锡进更左的、更代表民间声音的沈逸出现后,前者也很讽刺地被贴上了“公知”的标签,并慢慢被原来的拥趸们抛弃。
自由派的偃旗息鼓和左派的“复兴”确实是事实,但如果只从这个维度来理解读毛选热,不仅是片面的,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读毛选热至少说明,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并不是外界想当然认为的“小粉红”一代,而是有着强烈的家国意识,对于中国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是有自己思考的。毛选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集大成者,更是理解中国国情和现实的一把钥匙。
其第一卷首篇即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发问“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放在今天,不管是应对香港修例风波,还是中美结构性冲突,以及世界百年大变局,都是带有提纲挈领的核心命题。
其次,今年是中共百年,政治氛围浓郁,习近平作为继毛邓之后强有力的领导人,也的确在过去几年给年轻一代以某种政治想象,认为中国完全不需要看任何国家的脸色,就像杨洁篪和王毅在中美2+2会谈时展现的姿态一样,再加上这一批年轻人成长于中国不断崛起的阶段,更能平视世界。
对于客观因素与主观意识之变的洞悉与深刻把握,恰恰也正是毛选经久不衰的缘由所在。比如《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矛盾论》、《实践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名篇,不仅切实指导了革命年代的中国共产党,对于今天处在新的历史节点的中国而言,亦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不妨冷静看待悄然兴起的读毛选热。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5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8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9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10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