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西抚州“抚州在线”微信公众号发布该省分数线时,用“考得比较好的两个人”指代省内2名文理科状元。
每年中国高考放榜时,“状元”都成热话,不仅学校以此大肆宣传,媒体也争相采访报道。但在今年官方颁下“最严禁令”,“状元”成了禁忌,多地却各出奇招,通过五花八门的表述,用“考得比较好的两个人”、“没人考得比他们好”、“最强王者”等词代替,引发舆论热议。
江西抚州“抚州在线”微信公众号发布该省分数线时,用“考得比较好的两个人”指代省内2名文理科状元;文章引起舆论热议后被删除。
福建泉州一所中学用“全省没人比他高”,来暗示本校学生夺得全省理科状元。广西柳州一所中学的内部通告在网上广为流传,其中要求全体老师严守规定,“不允许宣传柳铁一中得状元,更不能暴露文科裸分和总分状元都在柳铁一中”,被网民戏称是“反向炫耀”;校方其后发文否认通告。
考太好成绩被屏蔽
官方禁令更衍生出一群“高考屏蔽生”,指的是因为成绩太好,导致分数被查询系统屏蔽的学生。北京上周五发布高考成绩,文理科全市前20名的考生却无法查询分数,要静候单独通知。云南文理科前50名考生,共计100人因“考得太好”查不到成绩。广东教育部门则从2012年开始,就已对全省前10名的考生使用屏蔽技术,查询成绩时只能看到分数是“0”。各地中学更以本校高考屏蔽生的数量进行宣传。
针对这些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上周五发文指出,教育信息发布和任何社会治理的逻辑一样,“宜疏不宜堵”。在信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会飞的互联网时代,希望对“高考状元”的消息围追堵截,无异缘木求鱼。
有网民调侃,这是“语言的艺术”,也有人质疑“得状元是什么丢人的事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中榜不给报”。另一边厢,有网民认为,禁令可以防止培训机构、自媒体等炒作制造焦虑;另有网民认为,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取得好成绩值得夸耀,但是反对商家出于经济利益炒作“高考状元”。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蔡奇摊上大事了! |
2 | 他直指,与中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
3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4 | 3年后,他们正计划大规模回归中国 |
5 |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强硬表态!要求“三思而后行” |
2 | 中国大使霸道要求被拒!战狼悻悻离开 |
3 | 于朦胧案牵扯两高官 传一人是蔡奇私生子 |
4 | 蔡奇摊上大事了! |
5 | 北京怂了!美方搬出两件事 迫使中方达成协 |
6 | 他直指,与中国“已处于战争状态” |
7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8 | 波兰关边界 北京倒大楣 |
9 | 毛新宇在装傻?原来背后有高人指点 |
10 | 传禁书再度现身,习失势信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