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颜纯钩评论分析文章:这两天看得最多的,是大陆城乡的水灾报道,都是民间的现场录影,我没有看官媒,据说官媒大幅报道德国水灾,对自家发大水大而化之。
河南登封因火灾,铝厂被水浸造成大爆炸,这个新闻大概官媒也是不会报道的。
近几年,大陆各地发生大水灾的事故突然多起来,暴雨每年都有,为何水灾突然多了?很简单,就是城市发展太快,外部建设疯狂扩张,下水道没有人处理,外面看花团锦簇,地下却没有排水设施,雨一来水无处流泄,只好都在地面上走,于是低洼处就泡在水里。
大陆城乡开发没有止境,不同时期的地方官,为搞政绩工程各出奇谋。前一任前脚走,后一任为显示比前任高明,一定要变生新花样大搞土建,机场、桥梁、别墅群、摩天楼,找到钱就干,要干又恨不得惊天动地,干成了往上报GDP数字,转眼又升官去了。
几十年胡乱扩张,乡村变成小城镇,小城镇变成城市,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大城市变成超级大城市。城市不断扩张,范围无限大,几个相邻的小城并成一个大城,但各自在建设中,没有官员会留意地下去水的问题。
下水道建得再好,也没有人看得见,工程又大,吃力不讨好,反正一届官员干几年就走,把问题留给下一届,一届又一届,很多新城市都没有下水道。
大雨一来,雨水没有渲泄之处,就在地上漫延,高处往低处流,低处流无可流,便积在地面,雨越大水越多,积水越深,于是马路权充河道,城市成了泽国,有地铁的,水都往地铁里流,地铁就权充了下水道。
连北京都发大水,这个古老的都市,传统的下水道建设应该合乎要求的,北京城从来没有淹水的报道,今年连天安门广场都水浸了。广场泡在水里,天安门城楼竟有了一个水中倒影,被人拍了照片,大家都说看上去“很美”。
曾经有大陆城市建设专家解释,山东青岛从来不闹水灾,因为青岛本是德国殖民地,当年德国人建城时,很认真地修建了标准的下水道,大雨一来,很快排泄出去,因此没有水灾之虞。
我在香港岛住了四十年,从来没有经历过水灾,最多是局部低洼处浸一点水,很快也都排干净。香港下起大雨来,整个太平山的雨水往下泻,如碰上海水涨潮,水出不得海,便要积在市区。早前看过一个报道,原来英国人当年是把下水道修到外海去,港岛的山水是引到远海去排出的。我不知道有没有记错,希望有专家纠正我。
不久前修地铁,发现一个旧的下水道,照片所见,整个下水道有两三米高,内笼宽敞,那可以抵挡多大规模的暴雨?
中国四十年发展,求快不求稳,求名不求实,现在开始吃疯狂开发的苦果了。一场水灾,地方上损失难以计数,建筑物、车辆、物品、农作物被破坏的,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去修补?有些损失根本补不回来。雨每年都会下,每年都发一次大水,日子怎么过?
以前地方上发大水,中央领导都到水灾现场“指挥救灾”,指手划脚拍一张照片,都叫做关心民间疾苦。现在发大水,各级干部都不到现场,去了也没用,每年都发几次,次次都去现场,也委实太辛苦,索性官媒不报道,就当作没有灾难发生了。
中共面临的管治难题堆积如山,各地的水灾已经不算一回事了。蚤多不痒,司空见惯,对灾难的麻木,缘于灾难的普遍发生,长此以往,厉害我的国,灾难成常态。
香港人,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至少在水灾这件事上,我们还是幸运的,想及此,又想感谢英国人一声,但感谢英国人,会不会又触犯国安法,有颠覆政权的嫌疑呢?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军中元老排座次 媒发现大问题 刘源四川讲话 |
2 | 细节惊人!中俄密约曝光 |
3 | 王小洪点燃习倒台的导火索 |
4 | 都反了!习急招丁薛祥蔡奇问话 |
5 | 今夏北戴河没有会议 只有听床听得汗流浃 |
6 | 北戴河元老分裂?胡心存幻想 温坚决废习 |
7 | 突发重磅 川普签署9万亿美元市场开放令 |
8 | 杨澜果断离婚 事业家庭双丰收 |
9 | 曝元老北戴河借机发难 习丢盔弃甲 |
10 | 军报连续两天异常 御林军最新表态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众院传唤驴 | 木秀于林 |
2 | 美中贸易战再循环,稀土水龙头 | 随意生活 |
3 | 习近平的权力基础——与吴国光 | 阿妞不牛 |
4 | 从张将军的安危说起 | 施化 |
5 | 右撇子,停止用庸俗不堪的词汇 | 蒋大仁勇 |
6 | "通俄门"大陪审团出炉,希拉 | 蛇形刁手 |
7 | 中共不除,中国永远是块盐碱地 | 山蛟龙 |
8 | 麦卡锡是个好同志,不需要什么 | 阿妞不牛 |
9 | 川普黑帮团伙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右撇子 |
10 | 老人政治 | 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