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长篇反习近平文章爆了哪些料(上)

www.creaders.net | 2022-02-10 07:49:48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长篇反习近平文章爆了哪些料(上)

2022年2月4日,习近平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之际,一长篇反习文章开始在海外网站流传。(David Ramos/Getty Images)

钟原评论文章:近日,海外中文网站不断转载一篇文章《客观评价习近平》。这篇4万字的文章,实际是反习派制作的一篇长长的讨习檄文,应该以江派和曾经的薄熙来一伙为主,也应该试图拉拢了部分太子党。不过,这篇文章承认,“党内已经很难制约习近平”,目前也只能试图搅局,但不乏一些内部爆料。

文章背后有哪些势力

文章号称“客观评价习近平”,却屡屡提及薄熙来,还用大量篇幅将两人专门放在一起对比,显示文字的主笔人之一应是属于薄熙来一伙,或他们雇人写的。薄熙来遭殃时,仅仅是重庆市委书记,即便他幻想登顶,但毕竟差距较大,与习近平实际没有可比性。而且,习近平上台前,薄熙来就倒台了,文章却非要硬扯上薄熙来,凸显了文章背后的薄熙来一伙人。

文章也试图抬江泽民,显示江派也在背后,这或许印证了江、薄曾经筹备政变推翻习近平,因此引发了习近平通过反腐运动清理江、薄势力。文章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和下部都捧江、薄,唯有中部丝毫没有提及江、薄,而且风格也不同,显示这篇文章更可能是由三伙人拼凑的,部分失势的太子党大概也参与其中。文章作者冠名为“方舟与中国”,大致也透露了并非某个人心血来潮的作品。

无论有哪些人参与策划了这篇文章,都算中共权贵的一部分,并由中共内部的写手直接操刀。文章不但没有区分中共与中国,甚至刻意混淆中共与中国,明确仍然要保党,并称“共产党也不会为习近平的一己之利去与世界冷战”,而是要“让他为共产党的周期性困难承担责任”。

(万维编辑注:这篇文章最早1月19日发表在《方舟与中国》自己的专栏上,其它网站均是转载)。

冬奥会前夕出现这样的文章,证明反习派确实存在,敢于捅出这篇讨习文章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看上去没有太大实力,更像是边缘势力。习近平目前担忧的,应该是在中共官场上还握有实权的人,或者能支配或影响这些权位的背后势力,这篇文章最多试图添堵而已,却也有不少看头。

用薄熙来换习近平?

文章一开篇就称,“当年薄熙来在重庆唱红,大概谁都不会想到将来有一个人比他走得更远。习近平开始宣扬基于红色意识形态的国家主义,强调思想作风建设,并提出要整顿社会风气。”

这句话把薄熙来塞进习近平的评价中,显得比较生硬,大概薄熙来一伙提出了明确要求,不得不这样处理。文章随后还有更生硬的,称“整个中国出现了远超薄熙来时代的不安情绪,因为习近平所带来的气氛有些反常;如果说薄是一个拿着话筒的红色吹鼓手,那么习就是拿着戒尺而来。”

实际上,即便在薄熙来没倒台之前,也从未有过什么“薄熙来时代”,这更像是借评价习近平,试图给薄熙来翻案。

文章还称,习近平的团队“把他打造为一个运动健将”,但“打造形像多少需要外部特征的对应,例如普京要做硬汉,他就会骑上摩托和拿上猎枪;薄熙来提倡运动,好歹会给重庆修登山步道;而胡锦涛出国访问,也能和日本国手福原爱打一局乒乓球。”

这段文字把薄熙来夹在普京和胡锦涛之间,试图把薄熙来硬拔到元首级别,显然排比失当。当然后面还有更多的,如“他在对内政策上仿效薄熙来的唱红打黑,在树立权威上仿效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多年前人们曾因薄熙来滥用网评员而批评他,但没有料到习近平对此的狂热尤有过之”;“他虽然宣扬红色思想,但和薄熙来的唱红是基于同样理由,就是处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民主自由化后遗症”;“若说薄熙来当年对抓捕律师的质问还需要闪烁其词,那么习近平则显得目空一切”。

这些文字除了把薄熙来硬拔高到与习近平对等的位置,还试图为薄熙来叫屈,并称,“当年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人们曾诟病他对法制的漠视。但在今日,人们肯定会对他表示宽容。因为相较于习近平,他的手段早已相形见绌”;甚至直接称“薄熙来不是总书记,却得到了各国领袖的赞誉”。

看到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应该不难猜想,文章背后少不了薄熙来一伙的支持。文章大概试图在推出习近平的替代人选,只是太过牵强了。

文章成了薄熙来的自供状

文章的下部专门列出了两个不伦不类的综述章节,“综述:习近平和薄熙来1 同代传承”、“综述:习近平和薄熙来2 迥然不同的中国”。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不叫“客观评价习近平”,而应该是“客观评价习近平和薄熙来”。

文章“直接怀念与中国政坛失之交臂的薄熙来”,还称“很多人认为他运气不好,因为一些疏忽而断送了自己,以至于将高位拱手让给习近平”;“习近平在某种意义上继承着薄熙来的衣钵”,“尽管两人都豢养网评员,但薄熙来用网军是攻,习近平是守”;“很多人宁愿支持在监狱中的薄熙来,也不愿支持在龙椅上的习近平。”

薄熙来落马时,离中共高位的距离还较远,但文章却一厢情愿地把他与习近平摆到同等竞争的位置,并证实了薄熙来并不高超的博名手法,并称,“薄熙来喜好以刑狱手段去打击异议人士,他曾在打黑过程中抓捕过辩护律师和民间企业家;而习近平更是不遑多让,一举发动了让世界震惊的律师和维权人士大抓捕,其规模亦远非薄熙来当年可比。”

文章试图为薄熙来脱罪,但仅提到了“唱红打黑”、镇压异议人士,却没敢提薄熙来实际靠投靠江泽民才从大连发迹。文章更没敢提薄熙来曾经的最大马仔王立军,但两人最终反目,导致薄熙来的政变策划败露。薄熙来和王立军都不是运气不好,而是罪孽太深。

文章还直接称,“薄一波直到2007年逝世,都在为儿子的政治前途奔忙”;“薄的声望曾一度超越国家最高领导人。”

文章中硬塞了太多薄熙来的内容,完全没有避讳背后的薄熙来一伙,同时暴露的还有江派一伙。

不惜曝光疫情真相

文章罗列了习近平的一大堆问题,并触及了敏感的隐瞒疫情问题。

文章称,“湖北爆发了冠状病毒并波及全世界”,“国内外的舆论都责怪政府处置不当,并归结为习近平执政责任;这引发了他的恐慌,也激起了他寸步不让的态度;他打算用政治手段去化解这场公关危机”;“外交部拿出强硬的姿态,开始与世界针锋相对,而网评员也大举出动,四处展开谩骂和攻击。”

这应该是反习派首次公开疫情相关的一些真相,作为打击习近平的手段,显示中共内斗确实已经到了一个新关口,各方不惜曝光更多丑闻来打击政敌。

文章称,“瘟疫的爆发更成为他执政危机的风口,世界指责中国在疫情处理上失职,并要求对病毒溯源,这让习近平感受到空前的威胁”;“他希望尽快撇清责任,把斗争的对象转移,因此采用了民族主义作为武器”,“在民间释放国际阴谋论”;“这种策略引发了世界强烈的反应”,“习近平为了维护权威,不在乎赌上国运;即便面对全世界,也要背水一战”;“这种四面出击的方式激怒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让世界达成了不退让的共识”;“起初还有一些国家的态度模棱两可,并试图向共产党释放善意”;“但习近平担忧他们包藏祸心,意图与党内的高层暗通款曲。他打算在危机解除之前维持斗争态势,因此在宣传上显得越发促狭而好斗。”

如此直白的剖析,不惜动摇中共执政合法性,可见反习派已经面临背水一战,干脆豁出去了。虽然文章避免提及隐瞒疫情,也尽量少提病毒来源,但这么多大实话,仍然会令不少人感到惊讶。人们大概可以看到,尽管文章还试图混淆中共与中国,但中共的末路确实不远了。(未完待续)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偷拍视频曝光!习焦灼不安等着见布林肯
2 中国科技至少倒退20年 丘成桐最新警告引关
3 真动手?传习“抓”了江绵恒父子 关在北京
4 拆台?李强故意黑老习
5 离开北京前,布林肯强硬说出这句话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南方异动要变天 谁将取代习?
2 偷拍视频曝光!习焦灼不安等着见布林肯
3 习近平如果看到这张照片,会怎么想…
4 影响所有人的钱!中国金融领域超级大事发生
5 中国科技至少倒退20年 丘成桐最新警告引关
6 快讯:拜登等17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
7 真动手?传习“抓”了江绵恒父子 关在北京
8 日本女演员曝光中国演艺圈内幕 震惊...
9 曾经的中国好兄弟,逼迫华为搬迁
10 拆台?李强故意黑老习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太尴尬了--杭州千人相亲大会竟 弓长贝占郎
2 俄乌战争不论输赢 习近平亲俄 胡亥
3 亚洲的乌克兰其实不是台湾,而 随意生活
4 镇江女孩跳河身亡,多人看热闹 弓长贝占郎
5 人类的终结?——再读《人类简 高天阔海
6 普大傻投降吧!滚回老窝去—— 花蜜蜂
7 跳楼大赛/邓小平为什么要打倒 体育老师
8 一只小鸟的咏叹 木桩
9 二次改革开放没戏/哪里人民站 马黑
10 人头的盛宴 之 安阳博物馆 席琳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亚洲的乌克兰其实不是台湾,而 随意生活
2 一只小鸟的咏叹 木桩
3 谷歌是不是被中共收买用来欺骗 右撇子
4 普大傻投降吧!滚回老窝去—— 花蜜蜂
5 人头的盛宴 之 安阳博物馆 席琳
6 学会和过去分手 老冬儿
7 美援乌的610亿:仅够用8个月 随意生活
8 【平凡的“聖人”】纪念胡耀邦 尭嶬歐曂
9 二次改革开放没戏/哪里人民站 马黑
10 跳楼大赛/邓小平为什么要打倒 体育老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