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共在上海采取的极端封城措施引发民怨,中共内部权斗则显露出愈发激烈的信号。在此政治敏感时刻,中共官媒今天报道,习近平4月10日在海南三亚参观了中国种子繁育基地和三亚海洋研究院。习近平强调,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有分析认为,中国粮食自给率越来越低,乌克兰战争令中国粮食危机雪上加霜,中共已经在全球市场抢购粮食,“吃饭问题”成为中共当局最大的心病。
习近平赶赴海南三亚
中共官媒新华社及央视4月11日报道,习近平4月10日到海南三亚考察,先后参观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和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据报道,海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每年冬春季节,数以千计的科学家、技术员从中国各地聚集到这里育种、制种。
报道称,习近平上一次去海南是在去年4月23日,当时正值中共海军72周年日,习近平在海南三亚军事基地为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入列授旗,并登舰视察。
习近平念念不忘“粮食安全”
习近平近期频繁谈及“粮食安全”。今年3月初的中共“两会”上,习近平将“吃饭问题”看作最大的事情,是“战略问题”,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
习近平这番话,当时就引起了国际对于中国粮食供应问题的关注。外界认为,农业一直是中共的一个心病,尤其是粮食安全问题,令中共非常紧张。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所的所长王信贤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习近平最近几次会议很多次提到粮食安全的问题”,而且就在“两三个礼拜前,中共出了一份文件,谈乡村振兴,但里面提到不少粮食安全的问题”。
媒体注意到,去年11、12月,习近平曾接连在中共内部会议中明白谈及要“确保粮食安全”,甚至询问官员“那么粮食怎么办?”
《日本经济新闻》引述美国农业部统计指出,中国人口仅占全球不到20%,但囤积的主要粮食却超过全球库存量50%以上。
乌克兰战争推升粮价 中国粮食危机雪上加霜
法新社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4月8日表示,俄乌战争引发谷物类主食品与植物油市场震荡,世界粮食价格于3月创下历史新高。
俄国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引发国际制裁,连带造成商品出口受阻,令人忧心恐爆发全球性饥饿危机。
俄罗斯与乌克兰均大面积种植谷物,是世界主要粮仓,为小麦、植物油与玉米等多项重要粮食的主要出口国。在2016年至2017年以及2020至2021年间,这两国的大麦、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19%、14%和4%。葵花籽油的世界产量也有一半以上来自俄乌两国。
2021年,全球农产品前七大出口国合计占贸易总量的79%,在小麦和裸麦混合物方面,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共输出3290万吨,相当于全球出货量的18%。乌克兰在2021年成为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出口了2000万吨的小麦和裸麦混合物,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仅俄乌两国的小麦出口就占了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供应量。
FAO食品价格指数在2月已创纪录,3月又上升12.6%,“来到指数于1990年设立以来新高”,3月食品价格指数平均达159.3点。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3月11日发布的报告,乌克兰冲突将使乌国谷物和油籽收成中断的可能性非常高,再加上俄罗斯谷物和其他基本食品出口受到贸易限制的威胁,经过模拟推算,国际食品和饲料价格将可能推涨8%至22%。
中共全球大抢粮
中国虽然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黄豆、小麦、玉米。乌克兰在2021年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供应国。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从乌克兰进口玉米824万吨,主要用于饲料加工。中国有三成的玉米都来自乌克兰。
台媒《自由时报》4月11日报道,《经济学人》发文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粮食危机,这意味着中国饭碗里的食物恐怕会变少、变贵。
由于近年来中国天灾频发,粮食危机本来已经迫在眉睫,加上乌克兰战争,中共对粮食安全的恐惧日甚一日,加紧囤积粮食。美国农业部预估,截至今年年中,中共将握有全球69%玉米储备、稻米60%、与51%的小麦储。
《经济学人》的文章指出,去年疫情、地缘政治紧张以及水患威胁中国的粮食供应。中共与澳洲、加拿大关系紧张,中共官员担心,来自这两国的大量粮食供应或许有一天断供。
文章说,乌俄战争让中共感到惊恐的另一原因是,西方国家对俄国的严厉制裁让中共忧心,若其入侵台湾,恐面临类似惩罚。
中共以两种重要方式处理相关疑虑。一是大举囤粮,过去5年中国从大豆到猪肉等所有粮食的采购量节节上升,去年一名中共官员说,中国的粮食库存达“历史高点”,小麦的存量足以满足18个月的需求。分析师说,中共的大量采购一直推升全球粮食价格。
长期而言,中共或许希望多元化供应来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张宏洲说,这很不容易。他说,“尽管中国(中共)决定要自给自足,但现在几乎是不可能”,不过这或许不会阻止中共作此努力。
中共的“头等大事”
美国之音4月11日报道,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表示,乌克兰战争一方面导致中共在国际市场上抢购粮食,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它会到其他国家租地耕种,可以说,战乱给中国的粮食供应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邱万钧表示,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研究,中国的粮食自主率从20年前的100%下降至目前的76%左右。
中共海关今年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总计1.64亿吨,进口金额748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进口量增加18%,进口金额增加49.2%。
中共两会期间,李克强强调,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也再三喊话“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习李的讲话显示,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中共最高权力阶层的“头等大事”。
中国的粮食危机除了俄乌战争这个外部因素外,中国本身也存在不少耕地流失的内部隐患。中共国务院2019年底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可耕农地一直在下降,从2009年到2019年下降了约8%。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表示,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甚至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的0.8亩警戒线以下。
他说,中国耕地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原本长江三角洲的粮仓受到工业化影响盖起了工厂,是耕地缩减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很多土地耕作太久以后变得贫脊,尤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南方的土地酸化,北方原有肥沃黑土层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薄,不利耕种。其三,中国农村发展的政策性太高,市场性太低,所以只要政策一有改变,时常造成过犹不及的现象。举例来说,中国一开始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鼓励大家开垦荒地,所以开发森林也开发湖泊,后来发现生态遭破坏就开始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可是退后的结果又发现可耕地的面积变少了,现在又开始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林地自然又要增加,相对可耕的农地面积就又会减少。
前台湾世新大学国际长吴巨盟表示,中国农地改种经济作物,如种花、种水果和盖休闲农场,使得很多可耕地转变成为园林,甚至开发成人工湿地来做观光旅游,也是中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
他说,40年后,中共国务院近期公布将展开第3次全国土壤普查,研判就是跟粮食安全有关。他认为,中国必须要强化农产品研究技术与人才,加强研发基因转殖技术,用高科技化的耕种来增加农民的收成和收入,才能增加耕作诱因。
中共农业部部长:粮食生产遇到大困难
中共农业部部长唐仁健也在3月5日的中共全国人大会议上强调中国粮食供给“总量充裕”的同时,提及中国的“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今年粮食生产又遇到很大的困难”。
据唐仁健说,中国今年冬季小麦作物收成情况,可能是“史上最糟糕的”。他说,去年罕见的强降雨推迟了正常小麦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入冬前对冬小麦作物的调查则发现,一级和二级作物的产量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
唐仁健称,“不久前,我们到基层做调查,许多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告诉我们,今年的作物长势可能是历史上最差的”,“今年粮食生产确实面临很大困难。”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惊传林向阳被抓 习嫡系31军全军覆没 |
3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4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5 | 又一重击,习的军中支柱全倒下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7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