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美防长时隔两年半会晤,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

www.creaders.net | 2022-06-10 21:03:05  新京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6月10日,正在新加坡出席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同期参会的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举行会谈。图/国防部官网

  墙内党媒新京报报道:6月10日,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召开。在本届对话会开幕前,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进行了双边会谈。

  这是时隔两年半,中美防长首次面对面会谈,也是魏凤和与奥斯汀在今年4月通话后,首次面对面会谈。上一次中美防长面对面,还要追溯到2019年11月。当时魏凤和在泰国曼谷会见了川普政府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

  此次中美防长面对面会谈,在中美两国都引发了广泛关注。会谈结束后不久,美国国防部官方网站也在首页显著位置刊发了相关消息。纵观此次会谈,释放出的三个信号格外令人关注。

  提醒美方设置“护栏”该做些什么

  此次中美防长实现面对面会谈的背景之一,是美方寻求为中美关系设置“护栏”,防止出现军情误判。

  目前,美方针对美中关系设有危机沟通工作组,也有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等机制。但与过去相比,中美军方的接触频率近年持续下降。据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数据,2013年高峰时期中美军方接触达到了40多次,但近年各个级别的接触寥寥无几。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方希望拓宽美中军方对话渠道。据《外交政策》报道,五角大楼希望建立更多的中国热线,不仅仅是要同中方建立军队高层之间的沟通渠道,还希望建立战区指挥官之间的沟通机制。

  开设更多热线虽有助于强化中美危机管控,但治标不治本。其实在川普任期后期,就将美中开设更多热线列入一份国家安全备忘录,但并没有解决中美两国军事互信下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就目前而言,开设热线或许只能起到为美国的各种挑衅行为设置“护栏”的作用,甚至成为美国挑战中美关系红线的借口。

  魏凤和在会谈中指出,“美国必须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中方反对单纯用竞争这个词定义中美关系”,这是提醒美方,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才能为中美关系设置牢固“护栏”。

  告诫美国“以台制华”不可能得逞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魏凤和在会谈中指出,中国政府和军队将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如果有人胆敢分裂台湾,中国军队将不惜一战”。

  在4月20日中美防长通话时,魏凤和就曾指出:“台湾问题若处理不好,会对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影响。”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已先后4次对台进行军售。就在中美防长会谈前的6月8日,美方向台湾出售船舶和海军系统的备件。美方表态称,这是为了“加强台湾与美国和其他盟国的协同作战能力。”

  此外,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军在南海、台海区域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和情报侦察活动比川普时期更频繁,美国军机还多次停留台湾机场。

  此次对话会期间,奥斯汀还将就印太战略发表演讲,台湾当局一直试图加入与印太战略相关的机制、框架中。在这种情况下,对“以台制华”和主动迎合美国印太战略的各种图谋发出严厉警告,是必要的“当头棒喝”。

  不得借乌克兰问题损害中方利益

  此次中美防长会谈,双方还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乌克兰危机等交换了意见。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会谈后的中外媒体吹风会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劝和促谈作出积极努力。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但是谁想在乌克兰问题上借题发挥,损害中国权益,我们必将坚决反制。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方一再散布虚假信息,借乌克兰问题对中国进行污蔑抹黑,个别国家也跟着鼓噪。据日媒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在此次对话会发表主题演讲,他的演讲中包含了“俄乌事态也可能在东亚发生”这样耸人听闻的言论。

  当前东亚地区除加入美国主导的安全机制的少数国家外,安全合作机制尚未普遍建立,包括核不扩散、领土纷争在内的各种安全难题仍待破解。在这种情况下,借乌克兰问题混淆是非、浑水摸鱼,以扩大话语权和军事活动地盘,对地区安全构成了新挑战。因此,不只是中国,区域内所有成员都应加以警惕。

  总之,中方在中美防长会谈中的立场充分表明,中美军事互信的增强,不只是军事层面的事,更是战略层面、政治层面的事。从更高层面着手,中美在安全观和热点问题上,才有可能取得谅解,进而设置起有利于两国和地区和平的坚实“护栏”。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