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习近平来真的了

www.creaders.net | 2022-11-06 16:03:02  颜纯钩 | 9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二十大开完,我说改革开放完了,朋友不同意,认为中共还会继续他们自己意义上的改革开放。最新的迹象表明,朋友有部份说对了,就是开放完了,但改革还在,只不过这种改革,不是往前改,而是往后改。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这是二十大后,中共当局最先推出的重大社会改革,证明这件事对习近平的中国式现代化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以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前者是市场经济加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后者是共产党专政加现代化,以共产党专政为前提。

所谓“完整社区建设”,就是将城市居民的生活,全面囊括在居委会的统一管制之下,涉及民生的所有生活供应和生活服务,都由居委会一手包办。表面上,这是“完善”社区服务的举措,实际上是强化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依附性,一个人一个家庭,日后离开居委会的“社区建设”,就将无法独自生存下去。

一旦政府的社会服务“完整”了,必将挤压和驱逐私营企业与个体户,由政府服务垄断市场,到时私营与个体户就会成为“资本主义尾巴”,必须“割除”,直至市场只剩下公营的服务,那时社区建设就算“完整”了。

这步棋只志在垄断市场吗?当然不是,这步棋恰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有人将之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作比较,认为现在是走回全民所有制的老路。我认为习近平的野心远远不只于此,习近平要打造的,是对中国人全身心的掠夺与控制。城市居民在居委会这套全方位“服务”的体制之下,人身依附的彻底,将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无法比拟的。

大饥荒年代,社会上还有黑市存在,有钱还能买到稀缺物资;文革中还有米票肉票,有钱还能从市场上买到票据;但日后当居委会的社区服务全方位实现,并逐步将私营与个体挤出市场,那时居委会的生意便成为独家生意,除了居委会,一般人将找不到一个理发的地方。

当你家厕所坏了,满屋臭气熏天,度日如年时,唯一能帮你解决生活难题的,也只剩下居委会的维修店,那时你只好拜居委会为菩萨才能活下去。

目前政府宣布的,只是两年为期的改革试点,两年后全面铺开,再用几年时间,把全国大中小城市中的居委会功能,都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那时就实现了无死角的全覆盖。然后再用几年时间,把私营企业与个体户挤出市场,就实现了居委会全面管治市民生活的宏图。

到那时,还有人胆敢反抗吗?还有人乱说乱动,搞三搞四?只要你稍不听话,马上给你一个黄码,然后你没地方买菜吃饭,没地方就医取药、托儿养老、寄邮件、理发维修,总之你基本上没有任何生活能力,只有等死一途。到这地步,中共的江山就万代太平了。

因此,不可小看这一套“完整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这是中共实现独裁统治的长远规划,它之成败,关係到中国人民的祸福,关係到中共的存亡。

这一套“完整”建设之阴毒,在于它不是短期内实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到一般人无法感觉它的存在和发展。社区建设一点一点来,先做容易做的,再做不容易的,再做很难的。生活的改变不会突然间发生,它会一点点侵蚀,改一点不改一点,让你慢慢适应习惯。开始时还会有大量私营企业与个体户,与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共存,然后居委会手越伸越广,越伸越深,最后私营与个体都站不住,望风波靡,居委会自然扩大版图,直至“解放”市场为止。

居委会建设初登场,要与私营和个体竞争,它的服务质量和定价都要依从市场规律,因此,一开始的服务质量与价格都会符合市民期望,但当居委会完全佔领了市场,一家独大,无人足以动摇它的地位,那时只有居委会说了算。服务质量差了,你除了找它,已没有第三者可以委托,定价贵了,你除了与它交易,已没有谁可以和你交易,那时你就只是中共可以随意搓圆捏扁的群氓。

整件事的危险在于,没有人会在初起时有足够的警惕,也没有人有那种觉悟一开始就不服从,登高一呼,聚众反抗。事情一点点发生,温水煮蛙地很有耐性地等你习惯,然后有朝一日,你一觉醒来,突然发觉生活大变,到那时,什麽都来不及了。

这一套会不会推行到香港来,希望不会,但如果会,也一点都不奇怪。

   134


当前新闻共有9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七号洞 2022年11月07日 10:02
墙国除了真正有钱人,基本上都是被洗脑愚民。他们不会相信历史再现和经济崩溃。哪怕封城,也坚信岁月静好会回来的。愚蠢至极!一般道理是没有作用的。熟睡之人,入梦太深。
糊涂不糊涂 2022年11月06日 21:44
记者,执法权到了基层,你想抱怨居委会?够你喝一壶的了
g2j2 2022年11月06日 19:04
人家自己的江山,人家愿意怎样搞是人家自己的事,好像当年改革开放、闷声发大财都经过你们同意一样。
鳩姐歪果師_Lee 2022年11月06日 18:51
墙国愚民觉得开心安心就可以了, 总之别跑到墙外祸害文明世界。
还有外国华裔根本不是中共国人, 别再强行拉黑连累我们了好吗?
无云夜空 2022年11月06日 18:22
现在美国看病非常方便,以前只有家庭医生和大医院,有些小急病就得去急诊,非常不方便,现在美国的小急诊遍地开花,看病太方便了。
time22 2022年11月06日 18:19
Gooddday: 在西方是社区自愿规划,诊所等都是私营。现在在中国很多小区就有菜铺和理发店,小区附近就有诊所。市场经济自然会满足各种需求。唯一听到不满意的是停车位不够,物业不给力。停车位现在新的小区已经有很大改观,物业不给力还是要通过市场才会更好。
无理 2022年11月06日 17:30
人家千里之外干啥跟你有个屁的关系,吃饱了撑的?
amituofo 2022年11月06日 17:29
建设无法逃逸的猪圈 -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会主义。
gooddday 2022年11月06日 16:21
感觉大家过分解读,因为中国的住房建设不是完全靠市场化的慢慢调节, 而是大家短期内突飞猛进的结果。相应的,附带的民生项目可能不齐全或者滞后,导致居民生活不便利。现在全国那么多鬼城出来,估计也是因为这个,行政命令式的建设,脱离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现在这个所谓大食堂,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等等应该只是给功能不齐全的居民小区的一种修正和补充。
在美欧国家,几乎所有大小社区都有相应的带有餐馆功能的便利店,托儿所,老人活动中心,诊所,社区小公园,邮局,图书馆等等。而且大多杂货店都是24小时营业,这尤其在平民区普遍,例如纽约市五大区的居住区,几乎每一个居民小区的街头拐角处都有以食品为主的餐馆性质的杂货店,有些十字路口甚至每一个拐角都有,既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政府也允许这类杂货店开门营业,因为他们是属于第一类基本民生需求。
在美国,居民小区除了杂货店,最多的可能还是各类小诊所,诊所一般在一楼或者地下室,居民需要看医生时,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病人都是先去装修精致的小诊所看自己的家庭医生,而不是直接去大医院。本人在过去20多年里,只去过一次大医院,那还是因为一个小手术的需要。所以医院一般不存在排长龙的问题,因为无数个居民小区的个体小诊所提前消化了大多数普通病患。医院也没有交钱挂号这个流程,所有诊疗都是提前预约即可,现在因为疫情缘故,许多诊所和医院的CHECK IN (登记)都可以病人自己用手机在线完成,到了诊所直接报个名即可直接看医生。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