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根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四(12月1日)在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的会谈中谈到了上周末在中国各大城市出现的抗议活动。他表示抗议的原因是中国民众为三年来的疫情感到沮丧,而抗议的主要人群是学生和青少年。
德国《明镜》周刊驻华记者乔治·法里恩(Georg Fahrion)对中国是否真的要开放感到怀疑。他写道:“等我看到了才相信。”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大利则认为,上周末的抗议让习近平不得不在疫情管控上采取放松措施。
“习近平收到信息了,” 他写道。
《金融时报》报道,米歇尔在会谈中向习近平提出了人权议题。“和平集会是一项基本权利,是记载于《世界人权宣言》和国家机构中的一项权利,”米歇尔补充说。
此前,中国官方一直没有对外公开承认抗议的存在。在本周早些时候的一场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面对路透社提出的关于抗议的问题,回应称“你所说的情况与事实不符”。
但抗议的效果似乎正在显现。在抗议开始的乌鲁木齐市,官方第二天便宣布结束长达100多天的封城。过去几天来,中国各地逐渐出现了放松的迹象,广州、北京等地相继宣布了一些放松措施。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now easing Covid restrictions, thanks to the protesters who courageously took to the street. Beyond the tangible achievement, the sense of empowerment, solidarity and community people gained from this wave of protests will be felt in the years to come. pic.twitter.com/wtgzRSNuC4
— Yaqiu Wang 王亚秋 (@Yaqiu) December 2, 2022
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亚秋表示:“中国政府正在放松新冠限制,这归功于那些勇敢走上街头的抗议者。除了可见的成果,人们从中获得的有力量、团结、共同体的感觉将在未来许多年里都能被感受到。”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袁莉也写道:“好多人告诉我,如果不是郑州、乌鲁木齐、上海、北京、南京、成都、广州和许多其他地方的勇敢的抗议者,(封控)的结束不会来得这么快。那就是胜利。”
As several people have told me that the end wouldn't have come so soon without the courageous protesters in Zhengzhou, Urumqi, Shanghai, Beijing, Nanjing, Chengdu, Guangzhou and many other places. That's a win. Period.
— Li Yuan (@LiYuan6) December 2, 2022
但她也指出,习近平依然是一个拥有至高权力的统治者:“中国的新冠‘清零’结束了,那是因为习近平说结束了。这是一场中国公众被迫为习近平一人上演的一场戏。”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最新密令曝光 |
2 | 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主,已经后悔了 |
3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4 | 等了两天才动手,中南海发生了啥? |
5 | 李嘉诚表明:中南海下步要这么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主席万寿无疆! | 解滨 |
2 | 93阅兵 习张只能在细节上暗中 | 胡亥 |
3 | 纪念的号角吹响了,但我们该听 | 万维网友来 |
4 | 总书记可能有恙 | 山货郎 |
5 | 袁藤飞是一个伟大的人 | hare |
6 | 铁打的江山 | 倩影 |
7 | 阅兵了,天安门找一下领导们在 | 五人墓碑記 |
8 | 从九三大阅兵,看中国的未来以 | 天机指南 |
9 |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朋友— | 中国现代哲 |
10 | 小地方来的人的小心眼 | Huamulan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