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人民币国际化和去美元化的前景

www.creaders.net | 2023-07-23 11:17:35  德国之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一直在强调世界货币体系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乌克兰的战争,似乎大大提升了人民币的地位。这一切是否预示着美国领导的现行国际秩序,特别是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将遭受巨大的挑战?

“去美元化”和建立金砖共同货币将是8月在南非召开新一届“金砖五国”峰会(BRICS Summit)的首要议题。目前无论是东南亚、还是非洲、中东,均有去美元化的具体努力。 而作为最大的贸易国中国,则一直在强调世界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乌克兰的战争,似乎大大提升了人民币的地位。这一切,是否预示着美国领导的现行国际秩序,特别是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将遭受巨大的挑战?

要回答上述问题,就必须从国际货币的特点出发,考察一下美元的霸主地位起源以及南方各国对其的态度, 同时,也要考察一下不同国家去美元化的动机。最后要看一下人民币替代美元地位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美元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国际货币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是计价功能, 即由于交易需求,进行贸易的结算; 第二是贸易中的支付功能;第三是储藏功能,即作为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以及民间投资人、投资机构与银行的安全资产。在这三大功能中,资产需求的重要性超过交易需求,成为国际货币最重要的特质。而要满足储藏的功能,这个货币就必须使各方都能接受。

美元之所以取得霸主地位,是因为它具备上述的三个功能,尤其是储藏功能。 国际贸易的货币的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贸易结算,而是在储藏资产。从安全性来说,美元没有对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为58,36%,之后依次是欧元(20%)、日元(5.5%)、英镑(4.9%),人民币只能排到第五,占比为2.7%。在全球贸易方面, 美元占所有国际交易的88%,欧元占31%,人民币估计只占该国际交易总额的7%。

从历史上看,美元的霸主地位也是有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支撑的。 美国在战后的GDP占全球50%, 现在则是20-25%。自从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重新寻找挂钩的标的,然后看上了石油。于是尼克松派基辛格去中东做了一个交易,美国要两样东西,就是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然后石油输出国家拿到的美元存在美国银行,购买美国公债,美国提供沙特阿拉伯的交换条件是下面两件事情,美国提供军事保护,而且不要求沙特阿拉伯进行民主化。这就是所谓石油美元的地缘政治背景。从此以后,全球的不少大宗商品都采用美金来结算。

美元至今还能保持其优势。这主要体现在,美元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储藏美元的流动性是任何货币无可媲美的,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强大,美元的风险最低。 最后,全球的支付系统都追随美国的支付系统。

当然, 美元不是没有问题。不少国家抱怨,美元武器化的倾向损害了他们对美元的信心。过去20年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从原来的70%下降到58%, 跟这一点是有关系的。 拜登政府为了惩罚俄罗斯侵略行为中止了俄罗斯使用SWIFT国际支付网络,阻止俄罗斯中央银行使用其外汇储备,加之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以及华盛顿两党的政治争吵等各种因素,导致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不得不酝酿下调美元评级。但只要美国自己的经济坚挺,美元的霸主地位则难以撼动。

去美元化的动机

几十年来,去美元化的呼声不绝于耳。早在 1965 年,法国财政部长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就曾谴责美元的“过高特权”。2007-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元的霸主地位以及美国的货币和财政纪律日益受到质疑。继俄乌战争和针对俄罗斯的美元武器化之后,去美元化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但仔细分析,全球层面有两种不同的去美元化的努力。乌克兰战争爆发后,除了美元的武器化之外,冻结俄罗斯的货币储备也成了一种非常例外的治外法权形式,这种规模在以往从未有过。于是,俄罗斯为了摆脱这种制裁,或者像中国,为了避免重走俄罗斯的路,同时凭着自己经济上、资源上的实力,威权主义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从改变世界金融的体系上着手,推动去美元化。 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类型表现在,提倡去美元化化,主要原因是促进追求经济独立。当一个国家使用美元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将其经济主权的一部分交给了美国。这是因为美国政府有权印刷美元和制定货币政策。这第二种类型则往往是不少所谓南方国家的诉求。

后者这种努力,也就决定了它们并不愿意完全抛弃美元。譬如,与中国达成协议在贸易中用人民币的巴西,在计价 时,巴西与中国先以美元计价,然后才用双方货币做贸易。换言之,依然少不了美元作为基准,原因是巴西并不觉得人民币的稳定性比美元更好。

人民币国际化了吗?

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份额增至7%,成为近3年来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货币。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重极低,这与中国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确实不相符。

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至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1家人民币清算行,并在2018年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商品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用于伊朗、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石油交付。在INE交易的合同只使用人民币。主要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已公开表示对使用其他货币进行交易的想法持开放态度。今年 3 月,法国与中国达成了液化天然气贸易协议,并以人民币而非美元进行跨境结算。此举开创了欧洲盟国不使用美元,而使用另一种本币支付的先河。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人民币在中俄贸易中地位大大提高。已成为俄罗斯交易量最大的货币。

中国已经开发了自己的国际支付平台--CIPS--它完全独立于SWIFT,不仅被俄罗斯所接受,而且也被巴西等地的银行接受。截至今年1月,人民币储蓄占俄罗斯总存款的11%,成为从圣彼得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交易量最大的货币。当然,CIPS和SWIFT在国际金融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同。SWIFT是全球性安全报文传送系统,为银行提供高效率、低成本通信服务,并不会转移资金。CIPS是人民币计价的清算结算机制,通常需要借助SWIFT报文传送开展人民币跨境交易。

但人民币弊端不少。缺乏可兑换性仍然是许多全球投资者的一个障碍。对中国当局来说, 控制资本流动仍然极为重要。若无资本管制,大量资本将为了寻求安全性而流出中国。除非中国允许更大的货币自由和对内及对外投资,建立一个完全的法制国家,否则完全国际化的人民币是不可能发生的。 实际上,目前的人民币最终还是脱离不了美元的阴影。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是北京手里有多少外汇储备。人民币走向国际最有力的背书就是绑定美元,失去此前提,人民币在国际上或将成为废纸。

未来趋势

到目前为止,美元的首要地位基本上没有受到挑战。但是,一些事态发展譬如说经济制裁可能会推动去美元化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又可能导致美元的长期贬值。美元的统治地位将开始慢慢被削弱,但美元的统治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结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可以替代美元的货币,不管是欧元还是人民币,作为美元的真正挑战者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

北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程度,而不是努力去美元化。而做到前者,那必须对自己的经济制度做一个彻底的改革,并把中国改变成一个真正的法制国家。

有助于去美元化的一个可能的“催化剂”是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具有中立性、高效性和可编程性等关键属性,能够支持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新型金融应用。通过利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试图建立替代美国控制的金融基础设施的国家可以在成本、效率、易用性和应用方面提供显著优势。

即便如此,一个国家的法律环境、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技术力量以及一套全新的全球金融体系等因素依然是取代美元的前提。很难想象这会在近10、20年内发生。

但是,国际货币多样化是一个趋势。 根据国际基金组织2022年的统计,2020年底,已经有46个经济体将其超过5%的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在人民币以及其他非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Non-SDR basket currencies)上。人民币无疑是非传统货币中最为优秀的一个。 如果中国经济在下半年以后确实有好转的化, 并在制度改革上有进步,人民币有望在不远的未来在支付货币、交易货币、储备货币等维度逐渐超越英镑与日元,为仅次于美元与欧元的第三大国际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三足鼎立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但是,目前谁也不能为中国经济打包票。(作者:张俊华)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