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79年,全国提出建设10个“大庆”、30个“大化肥”,以及多少个“大钢厂”,又是一片“大干快上、大跃进”的局面。那时,黄江南已经发现了计划经济必然不断经历“平衡—危机—再平衡”的发展规律。在一次聚会讨论中,他表示,国民经济的结构失调已经到了崩盘的边缘,不是要“大跃进”,而是到了采取危机对策的时候了。
李银河听完黄江南的分析非常着急,她说:“你的观点非常重要,避免国民经济危机是件大事,一定要让领导层知道,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叫王岐山。”李银河认识在国务院政研室工作的林春,林春认识王岐山。
王岐山当时在社科院近现代史研究所当助理研究员,虽然是学历史的,但异常聪明,吸收能力特别强,跟黄江南一谈,就理解了他们的想法,马上表示赞同。
王岐山提议,起草一个报告呈交中央。他们在北京市委党校后面的一间空房子里关了几天,写出了一份报告。他们预测,1980年经济将要出现衰退,分析衰退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应对危机的对策。当时,国家计委每年的国民经济预测增长的数据都是6%—8%,四个人在报告中的预测却是1980年农业将出现零增长,轻工业会出现负增长,重工业负增长幅度会更大一些。
王岐山把这份报告交给了国务院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姚依林,姚依林看后觉得很重要,又转给了陈云。这份报告直达中央最高层。
中央领导把黄江南等人找去,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听取他们的汇报,并一起讨论是否会出现经济衰退,及应采取的对策。这就是1979年底第一次“老青对话”,除了高级领导人,参加会议的都是些国务院负责经济工作的干部。
黄江南自认“初生牛犊不怕虎,很狂”,负责报告的理论部分。向中央领导汇报时,这个年轻人阐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发展规律,并直言当前已经进入了继三年自然灾害那场经济危机后第二次经济危机爆发的关口。
翁永曦负责做最后总结,他用了八个短语:“抑需求,稳物价;舍发展,求安定;缓改革,重调整;大集中,小分散”,提出以调整为中心、休养生息的危机对策。
陈云将“舍发展”的“舍”改为“节”,后来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中正式引用。这个对话开创了很多个“第一次”。次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了“国民经济潜在危机”的警告,这是国家第一次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
那次给中央领导人“上课”后,王岐山、翁永曦、朱嘉明和黄江南继续在一起搞研究、写报告,关于生态的、农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谁有些什么想法,就拿出来一块儿讨论,讨论完之后,他们一起动手写文章,在报刊上联名发表。因为他们总是一起署名,一开始,大家叫他们“四签名”,后来不知道谁改叫“四君子”,这个称呼就流传起来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2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3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4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5 | 俄罗斯就快撑不住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4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5 | 多次求见习遭拒 何卫东已死确凿无疑 |
6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7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8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9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10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7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8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9 | 再反转:B-2只炸了个皮毛? | 北栖 |
10 | 几千年的世界兄弟相残 | 花蜜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