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破空评论文章:今年7月15至18日,中共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闭幕后发表了公报,令人惊讶的是,该公报竟毫无新意。检视其中任何一个段落、任何一个句子、任何一个词,都找不到任何一丝有新意的表达。
举凡“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所有段落、句子、词汇,都是近年来外界耳熟能详的东西,全都是习时代的旧货。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会议,其内容,跟二十大、跟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跟每个月的政治局会议有什么区别呢?毫无区别。原封不动地把过去几年说过的话再说了一遍,如此而已。
既然如此,这个“三中全会”又何必一拖再拖、拖延了大半年才召开呢?弄得神神秘秘,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可以说,这个会,白开了。对这个一再推迟的“三中全会”,外界曾抱以很高的期待,以为有重大变化或重要政策宣示。然而,没有,没有,没有!笔者用八个字概括,那便是:毫无新意,不增不减。
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什么会开成这个样子?大概有四种可能性。
其一,就像会前党媒党报所发表的系列文章所宣传的那样,过去十一年的习时代,其所作所为,就是“改革开放”了。尽管外界普遍认定,那是一条反改革开放之路,倒行逆施之路、极左之路。但习当局认为,那就是习近平或王沪宁定义的所谓“改革开放”了。言下之意,要继续走这条路,一条道走到黑,哪怕走向绝路。故而,所有的表述,都是重复、重申。
其二,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颓势和危机,习当局已经江郎才尽、黔驴技穷,实在拿不出任何良方或招数来挽救局势。按照亲共港媒会前暗示的那样:该全会不会推出什么救市措施,只有相关政策的宏观论述,外界不必抱太高期待。
其三,依习近平的个人性格,又念兹在兹自己的“历史地位”,既然隆重其事地召开“三中全会”,总要加点什么,不能加点右的,至少可以加点左的吧!(会议一拖再拖、拖延近一年,大抵包藏习的这类野心。)但会议结果是不增不减,证明,习近平在党内遇到不小阻力,无法取得党内共识,只好作罢。
其四,会前的种种迹象表明,习近平原本想借“二十届三中全会”,告别邓小平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用习近平的“改革开放”取代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一句话,用习近平时代送走或埋葬邓小平时代。这在会前党媒党报的系列文章中表露无遗:大多数文章只字不提邓小平,只提习近平;只有一篇文章(《改革家习近平》)提到邓小平,但也很快下架。全会结果表明,习近平的这种企图以失败告终。作为佐证,全会公报中,仍然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见,习近平无法逾越。
关于上述第三、第四条,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二十大之后的习近平已经一派独大、大权在握、一言九鼎,怎会受制于党内阻力?怎会受阻于党内不同意见?答案是:习近平有权力,但没有权威。或曰:习近平的权力和权威被外界夸大了。充满误读、误解、误会。
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自前改革派总书记胡耀邦),习近平不喜欢这句话、甚至害怕这句话,但这句话的内涵,反映的却是事理和事务的客观效果。这些年来,举凡中国经济、社会、军队、外交等方方面面,都被习近平折腾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一地鸡毛。他虽精于权术、夺权成功,但却毫无政绩可以折服党内。党媒党报在会前奉命吹捧习近平,却更像是又一波高级黑:举凡雄安新区、海南自贸区、北交所、一带一路等明显重大烂尾工程,竟能称为习近平的“成就和业绩”?
习近平最怕失去权力,面对党内、军内潜滋暗长的不满声浪,他只好退而求其次,以保住自身权力为至要。这次三中全会的公报重申“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仿佛此地无银三百两,足见其心虚之至。人们应该问:二十大都开过了,习近平已经完全集权了,难道“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还有问题吗?还用得着如此重申和强调吗?
或许,这恰恰又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幕后一次无声的政治交易:习近平放弃拔高自己历史地位的改变企图,换取党内继续接受“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以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