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0月23日夜。
复旦大学宽敞明亮的5301大教室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主讲嘉宾是备受瞩目的张国师。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至极,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涌向前台,渴望能与这位国师留下珍贵的合影记忆。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官方频道,对此次盛况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报道,特别引用了现场同学们的生动描述,高度评价道:“这不仅是知识的盛宴,更是复旦顶流风采的集中展现,彰显了其在学术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然而,在观察网“余大钊上自习”的视频下面,留言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
与复旦大学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来西亚的大学生。
张国师马来西亚之行,讲座结束后与大学生互动,被一名留学生挑战:“我想办瑞士永居,张老师作为过来人,能给点建议吗?”
现场学生中随之传来一片哄笑,其中还有人清楚地发出了带汉语“我艹”的声音与嬉笑。
为什么有人称“这代年轻人人完蛋了”?可能与“张维为说什么,学生就信什么”有关,也可在留言中找到答案:
“香臭很难分么?”
“没落是有原因的。”
“我儿子敢合影,我非扇几巴掌。”
“复旦的学生都到了这种地步了么?”
2022年,由斯坦福大学、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学院、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以及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印度的合作大学共同发起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学生大学学习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技能水平均下降。
项目研究人员指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21世纪,技术变化很快,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无论是精英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大学四年,学生能力都出现了明显下降,两者的区别仅是下降速度快慢而已。如果该项研究证明无误,这对于中国本科教育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晓峰教授也指出:“中国学生缺乏质疑和创新精神”。
抛下历史的包袱,当代的教育机制跟大环境也阻碍了学生质疑精神的发展。中国教育多为填鸭式教育,机械地灌输知识,然后考试,必须要按标准答案作答,而这“标准答案”通常是由权威给出的,不容质疑的。而这种教育方法,久而久之就使学生不敢质疑,也不愿意质疑,更不会质疑。
中国学生对于张维为这样的“学术明星”一般不敢质疑,而且他们在读他文章,看他视频的时候,经常是以崇拜、仰视的心态。这样,张维为每说一句话都是“真理”了。
张维为为什么能成为“学术明星”,甚至被尊称为“国师”,因为有它存在的土壤。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3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4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5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文明、优雅、格局 | 体育老师 |
4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7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8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9 | 2024回国:海南环岛游 | 马黑 |
10 | 人养金毛犬,我养白眼狼:伊朗 | 高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