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支由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近日实现了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一大突破——首次成功探测到距离地球约35万公里的DRO-A卫星的激光回波信号。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卫星激光测距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当于在浩瀚宇宙中架起了一把精准的“测量尺”。
据悉,这次成功的探测任务是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以及上海天文台共同协作完成的。在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新升级的近红外月球激光测距系统,向遥远的DRO-A卫星发射了激光束,并成功接收到了从卫星上单角锥反射器反射回来的信号。这一过程的实现,就像是在漆黑的宇宙空间中点亮了一束光,并通过精确测量光的往返时间,计算出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确切距离。
云南天文台的研究员李语强对此表示,这次试验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国深空激光测距技术成熟度的一次有力验证,更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了对卫星、空间碎片以及月面反射器等空间目标进行精确测距的能力。这对于未来中国开展深空探测任务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科研团队的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下,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的近红外月球激光测距系统得以成功升级,并在此次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系统的升级不仅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更为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次成功探测DRO-A卫星的激光回波信号,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实力,更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相信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将会取得更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