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重庆大学本科生14篇SCI论文受质疑

www.creaders.net | 2025-05-09 07:39:13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一篇关于重庆大学大四学生刘某乔的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狙棠章介绍,刘某乔发表了14篇SCI期刊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被该校学生们怀疑刘某乔取得的成绩可能与其副院长父亲有关联。

5月7日,一篇名为《重庆这8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的微信公众号推文称,来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刘某乔已发表了14篇SCI论文,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此外,她还担任两学期助教,累计工作时长60小时,学业帮扶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4小时。

SCI(科学引文索引)是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之一,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刘某乔这一耀眼的简历引发网友们质疑:“本科生真能发表多篇SCI论文?还能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封面新闻记者就此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发明人为“刘某乔”的专利确实有14项,其中申请时间最早的为2016年,按时间推算,当时刘某乔应该还是一名初中学生。

不过,这些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均非刘某乔,其中有12项的第一作者为刘某华,其余2项的第一作者为刘某龙。

重庆大学官网显示,刘某华为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刘某龙为该院教授。据多位重庆大学学生向封面新闻透露,刘某华与刘某乔为父女关系。学生们怀疑刘某乔取得的成绩与其父有关联。

对此,重庆大学5月8日晚发布《情况说明》称,该校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若发现有不当行为,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目前,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不过,据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向极目新闻表示,作为本科生能够发表14篇SCI期刊论文不可想像,“是否真的参与了这么多,是值得怀疑的,本科生还需要上课,发表论文需要实验,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据这位教育工作者表示,参与论文发表是可以与评先评优、保研资格等挂钩的。

不过,据另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表示,论文的署名顺序是按照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来定的,贡献越大、参与度越高、排名越靠前。

第一作者是论文实验的主要执行者和论文的撰写者。通讯作者则通常由导师担任,需要对文章作指导、对外做沟通。“除了一作和通讯作者,后面的作者排名越靠后贡献越小,如果说刘某乔在实验和论文写作中做出了贡献,那也可以挂名,期待重庆大学的调查结论”。

面对质疑,刘某华本人则对媒体的质询一律不予以回应。

据网友表示,这种现象在中国疑似很普遍。“我师姐发文章,导师都要带他妻子和女儿的名字。他女儿参加各种比赛,需要实验设计,导师让我们帮忙做,一些全英文的ppt和演讲汇报让研三师姐整。”“中国科技大的一导师不就是这样整的,后来他和他儿子全国出名了。”

不过,有网友也表示,“我也是学工科的,很多实验就是很简单,初中生都能做,他只是没那么懂原理,打打下手,做点重复性工作,挂个名。”“做实验不是什么难事,研发才是难的。”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