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自从2012年掌权以来,陆续在中央层级设立了许多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看似是推动重要政策协调,强化施政效率的手段,但由于此类小组领导人皆是由习近平兼任,因此实际上被外界视为是其扩权专政的工具。
但在今年6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名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规范之后,长期观察北京政局的日经亚洲资深撰稿人中泽克二认为,目前中共内部似乎正开始对习近平过于集权的情形展开压制,且由包括浙江、上海、山东等具标志性地位的地方政府组织,随即开始“学习”该条例内容的情况看来,地方对于北京的风吹草动甚为敏感, 因此未来中国政治结构恐将有所变化。
根据中泽克二所撰写的专文,中共政治局在6月30日召开的会议,是自从今年4月以来的首度集会,且中国官媒在报道中,明确指出主要议程便是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其目的则是在“规范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职责和运行”,同时强调有关协调机构应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似乎对习近平揽权行为具有针对性,但相关报道中或是有关部门并未对该条例内容或细节有所揭露。
根据熟知中国政经情势的消息人士透露,早在6月上旬开始,中国地方高层似乎就开始嗅出北京的风向有变,且包括与习近平关系匪浅的浙江、上海等地都开始跟进,这样的发展格外令人关注。 其中,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于本月15日召开会议,由省委书记王浩主持政治局《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的学习会,更针对该条例进行补充说明,强调中央的决策、审议与协调机制必须精简规范,立下党内体制运作的界线。
专文指出,在习近平于2012年掌权之后,中共内部组织的权威地位不断获得提升,使其具有干预政府人士、预算在内等重要政策的能力,也因此使得国务院遭到架空,随后部分党政机构也实施整合,国务院旗下的新闻办公室,更于2014年被并入中共中央宣传部(简称中宣部),使党政不分的情形更趋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中共近期已开始着手压制习近平扩权手段,且在北京风行草偃的效应之下,未来中国权力结构将会有所变化。 (资料照片/美联社)
此外,在中央部会的整并浪潮下,以中共党内体制为本的原则早已延伸至各省级单位,使地方政府面临组织调整与行政权力遭架空的压力,如今,政治局集体提出新条例的手段,便是北京高层希望扭转局面的举措。 专文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的24名委员之中,除了1人之外,包括习近平在内的7名常委等23人都出席了6月30日的会议,且由于可能决定重大路线的北戴河会议,以及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也将陆续在8月,以及年底之前举行,因此,中泽克二认为北京权力架构,有可能出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