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核三重启公投同意票未达投票权人总数1/4门槛而未通过、7位国民党立委罢免案全数不通过。 台湾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今天分析,这项结果凸显民进党过去10年的相对优势已告终结,朝野正式进入势均力敌的时代。
小笠原在脸书发文表示,公投部分,议题为重启今年5月停机的第三核能发电厂,实际上是对民进党当局的非核家园路线进行公决。 该提案由在野的民众党发起,国民党表态支持,民进党反对。 最终同意434万多票(74.2%)、不同意151万多票(25.8%),同意票虽大幅领先,但因未达法定1/4门槛而未通过。 相较2021年公投41.1%的投票率,本次投票率29.5%,参与度明显下滑。
罢免投票则针对剩余7位国民党立委,结果无一案通过。 整体统计,同意罢免33.9%,不同意66.1%,较7月第一波24名国民党立委罢免案的投票结果更为悬殊。 7个选区整体投票率49.3%,低于上次的56.1%,可以解读为民进党支持者投票意愿下滑。
小笠原指出,由于罢免投票早在7月24日定出胜负,这次罢免案属“消化试合”,国民党士气高昂,民进党支持者则意兴阑珊。 两波罢免合计,31席国民党立委全数保住。 在他的分析方面,7月就已定调对赖清德政府和民进党造成重大打击,这次不必特别修正。
他并强调,公投显示台湾社会要求执政党转变非核政策的声音占了压倒性多数。 2010年代,支持非核的比例原本较高,但近年因半导体、AI带来庞大电力需求,加上再生能源进度落后,火力发电依赖升高,导致“非核家园”政策面临逆风。 再加上太阳能板引发环境与贪腐疑虑,使民众担忧。

他指出,从这次结果来看,有必要检讨“非核家园”是否已沦为一项口号,以及论述是否需要与时俱进。
小笠原总结,2025年夏之阵以民进党大败、在野党大胜收场,再次印证民进党从2014年至2024年相对优势的10年已经落幕,台湾政治进入朝野势均力敌的时代。 民进党需要重新建构“抗中保台”与“非核家园”两大招牌论述; 而在野党则不能仅靠反民进党,光凭此未必能实现政党轮替。 能够从中汲取教训的一方,将能在2028年大选中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