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共国有银行系统官员出境申请正面临新一轮限制。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自10月1日起,处级及以上官员一年仅能申请一次出国,即便因公出差,也需经过繁琐的层层审批。该规定虽然官方尚未公开文件,但在金融系统内部已经开始执行。
据多名中国金融界和银行界人士披露,中共国务院直属的中央金融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中投公司、汇金公司等国有金融投资平台的管理人员,其出境次数已由此前的每年两次缩减为一次。新规自10月1日正式生效。普通员工出境申请不受影响,但处长级及以上干部每年仅能申请一次。
一名金融企业处级官员接受采访时语气无奈地表示,“一般以前虽然也要报批,但只要理由正当,大多能批下来。现在很死板,只要超过一次,就直接不受理。”另一名去年退休的官员补充说:“就算是因公出差,也得走一整套流程。那套程序,说实话,非常繁琐。”
近年来,中共当局不断加强管控金融系统。早在2023年,就有国有银行和央企被曝要求干部上交护照,并延长审批周期。学者分析认为,此举与当局“防风险、保稳定”的考量有关:既要防止资金外流,也要强化反腐,同时反映出财政和外汇压力的升高。
该学者指出:“这不是单一的政策,而是一揽子收紧措施的一部分,金融领域敏感,所以首当其冲。”
对于被执行的官员而言,这样的规定更多带来无奈。农业银行南京一分行的一位管理人员说:“一年只能申请一次,实际上许多出国机会因此被剥夺。对个人和家庭影响挺大。我心里想啊,可能只能等退休了,才能真的出去走走。”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一位主管王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他的孩子正在英国留学,但因为今年中国新年假期已经出过一次国,暑假再申请时就被拒绝了。
“我问为什么,回说没看到文件啊。后来上级(局级官员)跟我说,他能看到这个通知,我这个级别看不到。”王先生苦笑着说,“我们家孩子都在国外,可一年就一次出国机会,连探亲都难。上级说是为了纪律和大局,可对我们家庭冲击太大了。”
早在2006年,当局就曾要求部分国企高层和金融机构管理人员上交护照,未经批准不得出境,理由是防止腐败分子潜逃。此后十多年,做法逐步扩展到更多行业。进入2010年代后,限制范围从“特定人员”延伸到普遍干部,尤其集中在金融、央企和能源等领域。
2020年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后,中共当局对出境的管控进一步收紧,非公务出境几乎全面冻结,直至2023年方稍有松动。一名学者指出:“从当年的防贪官外逃,到如今官员探亲、交流受限,逻辑其实是一脉相承。现在不只是防腐败,还涉及资本流动、外汇安全,甚至政治忠诚。”
资料照片 (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面对银行系统自由出境的空间持续缩小。农业银行南京一分行的管理人员感慨道:“就算有正当需求,也常常因为审批拖延而去不了。这对探亲、子女教育影响很大。”
上述学者表示:“这些限制既和资本外逃、信息安全有关,也折射出财政和外汇的紧张局势。不仅是纪律收紧,更能看出当局对内外环境的不安。”
近年中共中纪委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无旁骛守住国门”,并要求重要岗位人员原则上不得拥有境外居留权或长期存款。在这种思路下,限制出境不仅是经济风险管理,更是对干部思想与行为的约束。
此外,自2015年“猎狐行动”大规模追逃开始,当局逐步强化了对外逃风险的警惕。金融、能源和央企官员由于掌握大量资金与信息,被认为是“高风险群体”。官方认定,一旦人员和资金同时流出,将对经济与政治安全构成冲击。因此,从严审批、集中保管护照,已成为金融系统的常态。
有舆论认为,中共这种严控趋势显示,当局正将官员的跨境流动与国家安全紧密捆绑,既是防范腐败,也是出于对财政困境和外部压力的忧虑。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以色列总理态度急转弯 震惊世界 |
2 | 与中国“切割” 澳大利亚走出第一步 |
3 | 人生陪伴自己最久的是谁?答案感动逾万网友 |
4 | 24岁研究生与55岁宿管阿姨热恋 大秀床照 结 |
5 | 习近平最终结局定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李强洋相出大了 |
2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3 | 以色列总理态度急转弯 震惊世界 |
4 | 与中国“切割” 澳大利亚走出第一步 |
5 | 太火爆 上海南京路大排长龙 有人专程坐高铁 |
6 | 这个发达国家 快被中国人“买”下了 |
7 | 人生陪伴自己最久的是谁?答案感动逾万网友 |
8 | 24岁研究生与55岁宿管阿姨热恋 大秀床照 结 |
9 | Costco宣布 大砍这些商品 |
10 | 习近平最终结局定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