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雷布斯的“速度”与“无情”

www.creaders.net | 2025-10-14 13:38:24  老鱼讲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雷军,江湖人送外号“雷布斯”,其中的原因不用我细说了,懂的都懂。雷布斯,也是中国科技界最懂得“叙事”的人。

他最擅长用情怀来煽动听众,他把自己的产品包装成一种信仰,宣称只有最“极致”的才是最成功的。从“为发烧而生”到“造梦而行”,他在努力把小米打造成一种生活方式,他自己也以“科技布道者”的身份登上了神坛。

在中国的家电行业曾经有一个说法:当你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买小米就行了。这句话深得很多人的人心。然而,它并不适用于汽车。

雷布斯说过,电动智能汽车,就是一个大号的手机加四个轮子。因此,对我们的挑战并不大。

这句的错误和无知是令人震惊的。

汽车,即使是电动车,也是和手机等家用电器完全不同的商品。因为它的产品逻辑中最重要的不是技术的“迭代更新”,而是“生死攸关”。手机出了问题可以重启,但汽车出了问题,可能就意味着一条鲜活的生命没有了。

但雷布斯公开宣布的造车理念中,包括最好看、最好开,最智能。恰恰没有“最安全”。

雷布斯的“速度”与“无情”

雷布斯的“速度”与“无情”

于是,最近的社交媒体上有了这样的说法:“雷布斯也知道自己的产品不安全,因为他差不多是今年以来杀死中国人最多的人了。”这句话显然是夸张、讽刺、情绪化的表达,但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问题的恐惧与失望。

雷布斯的“速度”与“无情”

至少四起重大事故、数次起火事件、一次又一次的门锁失灵、救援失败。人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雷布斯你到底是在造“未来的汽车”,还是“在拿我们的生命做实验”?

2024年9月,小米 SU7 上市不久,南京南站附近就出现了第一起起火事故。根据警方与小米官方通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湿滑冲出路面,电池底部受损后出现短时冒烟和明火。官方语气谨慎,没有说明是否存在设计缺陷。但这一事件让人第一次意识到:“电池安全”或许只是宣传的概念,现实中是两回事。

小米的电池包被宣称“倒置设计、多层隔热”,但撞击底部后仍能短路燃烧,这说明热失控并非理论问题,而是结构隐患。从那一刻起,雷布斯的科技神话开始遭到质疑。

雷布斯的“速度”与“无情”

真正的灾难,在半年后终于降临:2025年3月:安徽高速三人死亡。2025年3月29日深夜,一辆小米 SU7 在安徽德上高速上高速行驶,驾驶员启用了小米最新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系统数据显示,车辆时速达116公里。司机曾尝试将车速降到97公里,但系统未能及时响应,最终撞上中央隔离带。车辆瞬间起火,火势猛烈。车内三名女大学生当场遇难。媒体披露的现场照片惨不忍睹,车身几乎被烧成一堆废铁。小米回应称:“公司正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系统数据。”这是标准的危机公关语气。

但公众想要的不是“积极配合”,而是一个答案:辅助驾驶系统是否失灵?驾驶员是否被系统误导?关于自动驾驶是否涉嫌虚假宣传?是不是有人想让消费者们过度相信“自动驾驶”,却忽略了那只是“辅助功能”。

雷布斯的“速度”与“无情”

10月9日凌晨,福建一辆小米汽车疑似刹车失灵坠海,驾驶员当场身亡。

最新的悲剧发生在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南段,一辆小米 SU7 Ultra 疑似高速撞车,翻滚后起火。路人多次试图拉开车门,却发现根本打不开。

有视频显示,几名男子疯狂拍打、用力拉扯车门、脚踢玻璃,但都失败。最终,车辆被烈焰吞没,驾驶员被困车内死亡。官方初步通报称:“驾驶员邓某某(男,31岁)涉嫌酒后驾驶。”但公众的关注点并不在“酒驾”,而在于为什么车门打不开?

雷布斯的“速度”与“无情”

小米客服回应称:“车辆碰撞后会自动解锁。”然而,事实是:现场群众根本打不开门,消防员赶到时已为时已晚。

电子门锁、隐藏式把手、断电失效,这些“科技感”的设计在极端情况下成了致人于死地的牢笼。而科技的发展,本来应该是让人活得更安全的。

雷布斯有一句话:“不疯狂,成不了传奇。”这句话后来被写进小米员工手册,也被无数粉丝奉为信条。小米的造车节奏就堪称疯狂,业内人士都知道:三年成车、两年量产、半年交付。这和传统车企动辄六七年的研发周期相比,这简直就是“闪电战”。

对资本而言,这叫“效率”;但是对安全来说,这意味着“冒险”。因为每一个为了效率而被压缩掉的、被删减掉的测试环节,都意味着一个潜在风险被留了给用户。这样的追求效率,其实是在消灭保证安全而必需的冗余。

小米SU7的宣传中充满了令人心动的词汇:“全域800V平台”“0-100加速2.8秒”“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但首先你得保证能活着下车。

雷布斯喜欢谈“速度”。他发布会语录里最常说的两句话,一句是“All in”,另一句是“快,就是一切”。这两句话,让他在手机和家电行业确实创造了奇迹。但汽车不是手机。手机死机,你重启;汽车死机,人就死了。

2024年至今,小米汽车已上市不足一年,却经历了三起重大安全事故。小米股价也因此一度暴跌8%,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市场的反应说明一切。

每次事故后,小米的声明都如出一辙:“配合调查、积极沟通、等待鉴定结果。”但问题是,真相的主动权掌握在谁手里?车主看不到数据,有关部门调查周期漫长,只有企业掌握全部技术参数。

雷布斯的“速度”与“无情”

更离谱的是,有网友发现,10月13日凌晨的成都天府大道车祸之后,小米公司不仅没有联系去世司机家属商量善后以及赔偿,却跑去投诉了成都小米汽车起火爆燃导致司机被活活烧死的原视频,导致视频下架。

这时候雷布斯的态度,一贯的温和和理性没有了,只剩下冷漠。他在产品发布会上的那些“速度与激情”,也只剩下了“无情”。

其实,很多稍微懂点车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一个疑惑,到底是谁在买小米汽车?既不好,又不便宜。但问这个问题的人可能不了解,小米有一批最忠诚的用户。他们曾为雷军的演讲落泪,为每次的产品更新欢呼。而小米汽车的第一批用户里,绝大部分也都是他们。

但一位小米汽车事故的遇难者家属在微博上写道:“我女儿信任他,她觉得小米是最安全的国产品牌。她没有做错任何事。”

抛开别的不说,就想问一句雷布斯,你对得起你那些忠实的粉丝吗?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北京慌了,彻底慌了
2 名单一出,炸锅了!
3 四中全会,终于要摊牌了
4 刚从东北回来,不知当讲不当讲……
5 川普发怒,不少中国人资产归零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