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美智库专家:美中都不敢亮出这张“底牌”

www.creaders.net | 2025-11-02 22:12:11  风传媒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0月30日,备受瞩目的“川习会”在韩国釜山登场,美、中领袖不仅藉这场外交大秀争取全球镁光灯焦点,也为美中贸易战按下暂停键。外界多形容,这是一场“以时间换取空间”的交易,既为双方赢得面子,也暂时换得喘息机会。

然而,更令人关注的是,整场峰会全程未提及台湾议题。对此,前立委、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许毓仁在接受《风传媒》专访时指出,这并非疏忽,而是一种刻意安排,背后是一场“战略沉默”的外交计算。

“现在大家都不拿台湾出来讲,因为这是一张底牌。打牌时,一开始没有必要梭哈——你若太早把底牌亮出来,后面就没有空间可以运作了。”

战略沉默:台湾是杠杆,不是可牺牲的筹码

许毓仁分析,这种“战略沉默”反映出美中双方都明白台湾议题的高度风险性。“台湾是一个筹码,但还没有被打出。不到最后一刻,美中双方都不会轻易动这张牌。”

他强调,这样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讯号。

“川普不是要牺牲台湾,而是用台湾作为操作美中关系的杠杆。台湾不能假定自己永远是美国的优先议题,真正的安全来自于主动出击,把自己嵌入全球供应链与区域安全架构中,让自身成为不可取代的一环。”

许毓仁指出,川习会“避谈台湾”正说明双方选择维持战略模糊,“在这种高张力局势下,美中宁愿选择沉默,而非冒著破局风险正面交锋。避谈,不代表忽视,而是保留操作空间。”

中国视角:台湾牌成为高风险政治负债

代表中国观点的知识平台China Academy 的评论指出,美国此次避谈台湾,反映出军事与地缘现实的重大转变。过去可操作的“台湾牌”,如今反而成为一项高风险的政治负债。中国战略学者王湘穗分析,对川普而言,“暂时收手、以退为进”是面对现实的选择,他的沉默并非失策,而是一种务实的平衡。

王湘穗进一步指出,“这种沉默不是战略的缺席,而是一种受制于现实的务实主义(realpolitik),既是外交手段,也是政治权衡。”美方煽动台湾的紧张局势仍能通过产生更多的军火合约来服务于美国强大的国防工业复合体的利益。因此,川普试图将这个问题搁置一旁,为美中贸易谈判移除一个主要障碍的尝试,必须应对激烈的国内政治逆风和前几届政府积累的“历史包袱”。

2025年10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在韓國釜山會晤。(白宮官網)

因此,他目前的做法可能是一种经过计算的平衡行为,在为即将进行的谈判发出善意的同时,避开根深蒂固的国内反对派。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沉默意味深长,它不是一种宏大的战略,而是一种精明但受约束的现实政治形式。

该评论最后质疑,美方这样“务实的沉默”能持续多久,无论是在川普自己的决心中,还是在美国的政治气候中?就目前而言,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美中焦点仍在经贸:战术停火取代结构重整

多数西方媒体认为,现阶段,美、中最关注的仍是经贸议题,双方皆宣称“川习会”成果丰硕。美国总统川普自评“若以 1 到 10 分计,会谈成绩是 12 分”,并表示“多项决策已敲定”;中方则称“在平等、尊重与互惠的基础上取得积极成果”。

但根据“彭博”于10月31日报导,比对双方说法可见明显落差,显示这场会谈更像是“战术性停火”,而非结构性重整。

许毓仁指出,这次川习会应视为“阶段性缓和”,而非根本解决;“双方都意识到全面对抗成本过高,这场会面在商业与市场层面上提供了短期稳定,让两国得以重新调整政策节奏。”

他形容,这并非结构性协议,而是一个“构点”(pause point),为两国创造短期喘息空间。

根据《金融时报》分析,这次峰会突显中国不再处于防守位置。与10年前相比,如今北京更有馀力主动谈判、反制美方压力。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的最新报告也指出,华府“必须接受自己正在与一个能对美国造成实质经济冲击的对等竞争者打交道”,这反映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与全球权力版图的转变。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