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言论,祭出从外交、文化、军事到经济等反制行动。《华盛顿邮报》19日报导,北京正利用严厉的言词、军事恫吓和经济胁迫,表明对高市该言论的不满,不过,美国前总统布希任内国安会亚洲资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认为,中国这些行动可能反而催生亚洲盟邦对中国的围堵。
《华盛顿邮报》19日报导指出,日本和美国政府,以及志同道合的盟邦,通常都在论及台湾时,谨慎保持“战略模糊”,以避免激怒北京并挑起这类的反应。中国对高市欠缺模糊性的言论,立即且极端的反应,正有将一场外交龃龉变成区域危机之虞。
上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广涛指出,“中国的回应可能也意在提醒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些对台湾问题抱持极大热情的特定对象”,他指出,高市的言论似乎企图“把美国拖进来”,因为日本为与华府签有条约的盟友,若日本在两岸冲突中遭攻击,华府有义务防卫日本。
这波日中紧张凸显两国关系一触即发的性质。华邮引述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东亚国际安全专家林德(Jennifer Lind)看法,在高市早苗政府承诺强化日本自卫队能力,加速提高防卫预算的背景下,北京或许在透露讯号,它不希望日本过度发展其军事能力。
目前也时值美中关系关键时刻,华府和北京正进行贸易谈判、美国总统川普预定明年四月访问北京。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米德(Rana Mitter)预期,习近平将在这场峰会上加强力促美国降低对台湾的支持程度,北京这几天冲著东京的怒火,或许是这项努力的一环。
华邮指出,中国对日本采取的回应措施将对日本经济造成实质影响。不过,强烈的报复行动也可能在区域造成反效果。美国前布希政府国安会官员、现任澳洲智库“美国研究中心”执行长葛林认为,这些外交攻击手段会滋生一股同阵线对抗北京的感受,“北京愈是做像这样的事情,就愈有可能使之产生某种形式的集体防御安排”,“中国的行径正在制造某种他们不希望见到的围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