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金融界有句老笑话:如果你欠银行1000美元,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欠银行100万美元,那就是银行的问题。如今在日益扮演“世界最大债主”的北京,人们大概已经笑不出来了。
本周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披露了中国在全球范围的最新对外贷款状况。威廉与玛丽学院 AidData 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的海外贷款与发展援助总额高达 2.2 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比此前一些估算更大,但并非无法想象。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对外资产在过去十年中剧增:从2015年的 1.5 万亿美元升至如今的 2.9 万亿美元。
AidData 报告提供了大量细节,揭示中国究竟是谁在放贷、钱又流向何处。普遍印象是北京主要通过“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公共工程贷款,但数据显示,中国对 富裕国家的贷款也大幅增加——2000年至2023年间,中国向美国提供了 2020 亿美元贷款,向英国提供 600 亿美元,向欧盟提供 1610 亿美元。这些加起来占同期中国海外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三以上。
贷款目的也发生变化。北京如今较少为发展项目提供资金,而更多支持并购活动。例如,中国的国有银行会为中国国企收购欧美企业提供债务融资。
这意味着什么?对任何关注中国持续巨额贸易顺差的人来说,这些数字都不应意外。简单的算术告诉我们:贸易顺差(输出商品)必然伴随资本外流(输出资金)。
传统观点认为,一个出口大国会把资本输送到海外,用以购买其出口产品。“一带一路”最初就是要通过贷款,让他国购买中国的原材料、机械和劳动力,以建设当地基础设施。但最终,中国输出的大量资本也会自然流向那些购买其商品最多的发达国家。
在理解 AidData 这样庞大数字时,区分“债务”与“股权”也很重要。西方国家日益担忧中国对西方资产的股权投资,其中风险包括技术被窃取,或关键基础设施被植入可被利用的漏洞等。这些都是严重问题,但并不直接适用于“贷款”。作为债权人,中国对债务国享有的管理控制权要小得多。
由于中资股权投资风险更高,西方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敌意不断上升。AidData 指出,中国早期用贷款支持并购的尝试常因监管受阻而失败,这意味着在西方政治环境恶化之际,北京可能面临更多尴尬甚至财务损失。中国之所以成为大型海外贷款方,是因为“当股东”在政治上变得越来越难。
许多观察者把掌控巨额资本视为优势,而中共官员也乐于维持这种印象。然而,细看这些看似彰显“经济霸权”的行动,却能感受到北京的隐忧。
例如,中国拒绝加入现有的对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减免机制,部分原因正是担心脆弱的国有银行不得不确认巨额坏账。北京希望通过海外直接投资或并购来配置资本,却不断遭到政治抵制。AidData 指出,北京如今更偏好风险更低、政治争议更小的“银团贷款”方式来获取回报。
中国的出口驱动增长模式依赖海外循环其外汇收入。但随着西方对中国态度急剧恶化,北京未来恐怕更难通过股权方式“换回”相应资产。于是中国只能不断放贷——而许多国家本已债台高筑,财政体系摇摇欲坠。
这提醒我们:全球经济中看似的“主导地位”,往往其实是 病态共生关系 的体现。正如那个银行笑话所说,谁真正拥有问题,有时并不那么显而易见。

(示意图)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白手套被查 妹夫被赶走 习家遭遇大围剿? |
| 2 | 幕僚爆料:高市早苗私下承认了… |
| 3 | “两国关系彻底恶化”,俄罗斯宣布报复 |
| 4 | 中国官媒最新表态:道歉辞职! |
| 5 | 427比1 美众院破天荒一面倒通过法案 川普陷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1 | 狗屁 | 丁小明 |
| 2 | 中央下死命令逼李井泉必须往外 | 高伐林 |
| 3 | 红色后代无耻到了极点 | 周汉卿 |
| 4 | 怪事:王小洪大秘董亦军跳楼暴 | 雷歌747 |
| 5 | 回国杂感:有一种旅游叫中国旅 | 思芦 |
| 6 | 中共“红旗”倒了! | 山蛟龙 |
| 7 | 悼老哥 忆几位浙江大学老姐 | 体育老师 |
| 8 | 王沪宁同志文摘:请认真学习 | 阿妞不牛 |
| 9 | 一件小事——见证纽约华人餐馆 | 溪边树下 |
| 10 | 从小三失业看中共国经济------ | 山蛟龙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