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中国住宅私有率超过美英的隐忧

www.creaders.net | 2006-05-04 08:15:20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一段时间,房价又成为众矢之的。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5.5%,其中,大连、呼和浩特、深圳涨幅超过10%。

  中国社会科学院4月25日发布《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预测房地产价格长期走势是上升,而不是下降。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2000~2004年房屋价格指数增幅超过5%的有19个。住宅与土地价格近年来的高位增长势头值得关注。

  围绕房价的讨论越发热烈。媒体披露的调查显示,有91.1%的人购房使用了按揭,其中31.75%的人,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超过房贷按揭占月收入1/3的警戒线,成为“房奴”。有评论称,居高不下的房价已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阻力。

  在如火如荼的议论背后,是中国城镇住宅私有率超过80%的现实。对比美国和英国住宅私有率均为60%多的情形,中国住宅私有率之高令人深思。

  1998年的住房体制改革将公房出售,使巨额存量资产得以释放。这对激活国内需求,闯过亚洲金融危机,无疑有着正面意义。按照国家设计的住宅分类供应体制,对高收入者供应商品房,对中低收入者供应含有一定住房社会保障的经济适用住房,对最低收入者供应含有较多住房社会保障的廉租房。但与商品房建设相比,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建设明显滞后,廉租房更为稀缺。这迫使大量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不得不通过商品房市场来实现,不但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住宅私有率,还推高房价并使其成为敏感的社会问题。

  反观住宅市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均将持续供应可负担住宅(即廉租房)列为重要的施政目标。伦敦中心区可负担用房占1/3,2004年伦敦新规划要求中心区新增房屋的1/4为可负担用房。这些房屋正是城市低收入者创造幸福生活的起始点与孵化器。

  提供大量可负担住宅已产生多方面效益。从操作层面来看,政府多通过信用手段向银行借贷保证建设,待低收入者致富后再将房屋出售,不但回笼了资金,还规避了银行资本闲置的风险,实现了社会救济,保障了廉价劳动力的供应,使城市的竞争力得以维持。

  国际经验表明,廉租房的建设并非只投入不产出,操作得当仍有利可图。中国金融机构的存差2005年年末已高达9.2万亿元,大量资本急谋出路;另一方面,众多城市收低入者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又急盼安居。将这两大需求转化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两大车轮,通过廉租房战略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以长期保持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这着好棋该下了。《瞭望新闻周刊》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2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5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