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冼岩来稿:在中国的“两会”盛典中,《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最重要的文件,它必须概括上一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下一年的任务。这本来是海内外包括国内普通民众全面了解政府作为及国情现状的难得机会,但由于《政府工作报告》官八股的行文习惯、以及执笔者的有意为之,一般读者很难从报告中获取多少有益信息,许多人感觉云山雾罩——不看报告本来还对中国现状多少有一点认识,越看越糊涂。
例如,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列举了“过去一年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与“仍然存在”的四方面“矛盾和问题”。七项成绩的第一项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第三项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但四个问题的第一个就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第二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即宏观调控不到位。读到此处,相信任何把《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当回事的人都免不了产生困惑:过去一年到处发生了些什么?一方面说,“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见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银行信贷投放速度放缓,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幅明显回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又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情况到底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既能说成是政府工作的成绩,又能说成是“问题和不足”?
对中国国情缺乏感性认识的人,缺少独力判断能力的人,确实会被这种文字游戏搅得头昏脑涨,如一团浆糊。但是,熟悉中国国情及政治游戏规则的人,却不难从这种文字游戏中窥得端倪,触摸到中国问题的病灶:对待明显存在的突出问题,政府的决心似乎很明确,但情况却出现既有所改善、又有所恶化的两面性,这说明至少有两种因素作用于其间,一种致力于改善。另一种加剧了恶化。
从《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央公开披露的其它信息看,政府似乎是致力于改善的力量。那么,那种可以与政府的意志及力量相抗衡,导致了情况恶化的力量又是什么呢?熟悉中国国情的人几乎可以毫不犹豫就得出结论:这一力量只可能是政府自己——在中国,不存在其它可以与政府相抗衡的力量。
由此可得出结论:中国政府具有双重性,或者说其力量和意志都已发生分化,这是造成中国今日现状,尤其是许多久治不愈问题的症结之一。从意志上说,政府需要兼顾多个目标,不同目标之间可能相互冲突、相互牵制。例如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目标就与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目标有冲突,而经济增长速度背后又牵连着就业、税收、经济景气等项目标,使政府不能不顾及。从力量而言,作为决策层的中央与作为执行层的地方及部门,在利益上存在差别,因此用力方向也各不相同。执行层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利用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牵制性,可以消解来自决策层的意志与压力——都是无法舍弃的目标,其轻重缓急只能由来自第一线的信息说了算。因此,中央的口号再惊天动地,地区和部门的运转总遵循着一定之规。从各自利益出发的潜规则,在大多数时候都比公开的政策法令对官员的行为更具规范力。对此,貌似强大的中央权威也无可奈何,因为问题就发生在它自己必须立足的脚下。
要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前提是对中国国情具有一定的了解。没有这种了解,报告就是一部横说横有理、竖说竖不错的“天书”,只能任由专家学者们肆意“解读”,为大家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