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文化实力未彰显 中国软实力有限

www.creaders.net | 2007-05-25 10:03:19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人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中国的软实力引起了关注。这几年来,中国硬实力的迅速增长,已经引发了西方的中国威胁的忧虑,现在西方又在琢磨中国的软实力,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会更加担忧中国的软硬兼施的实力威胁吗?

  耶鲁大学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了柯兰齐克(Joshua Kurlantzick)所着的《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Charm Offensive --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一书。这可能是美国、西方第一本研究中国软实力的专着。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已被西方媒体广泛报导。

  

柯兰齐克介绍说,该书主要是论述中国在近十年中如何利用援助、贸易、投资等软实力外交策略来打消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疑虑,并与这些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巩固彼此间的友好关系,尤其是同东南亚国家、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中国的软实力外交使其国际形象明显改善,民意测验和对中国的新闻报导都证明了中国软实力外交的成功。

  柯兰齐克曾担任《经济学家》驻泰国曼谷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常到中国采访。他为什么想起写这样的一本书呢?他说:“我真正萌发写这本书的念头大约是在7年前,当时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束埔寨,受到了当地人民热烈欢迎,这使我感到很好奇,因为历史上两国关系并不是很好。再后来,我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调研,为了更进一步瞭解情况,我还往中国跑了很多趟。就这样逐渐产生了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 ”

  对这本书还没有机会通读,本来没有什么评论的必要。但是,软实力的确是中国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当前,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但是,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系统的阐述中国软实力的中国人所作的专着至今未见,至少至今未闻。美国人捷足先登,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对中国的软实力问题,需要关注。

  软实力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软实力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具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 2004年4月,约瑟夫.奈新书《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制胜之道》再度引起世界热谈。 

     儒家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征服世界的力量吗?这就是中国软实力最重要的源泉吗?应该说,是的。如何在国际社会上,通过弘扬儒家文化,催生对中国文化更大的认同感,认同感,才是软实力的具体体现!

  然而,要在世界宣扬儒家文化,是何其的艰难。一,儒家文化在中国自身,尚属于被抢救的对象,是沉没的板块。二,儒家文化走向国际,没有强大的载体是不可能的。三,当中国的媒体仍然处于弱势的时候,让儒家文化广泛流行基本不太可能。但是,中国非要做下去不可。当前,百家孔子学院和教学点已经遍布全球40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一个全球品牌和平台,这是难能可贵的探索,更是中国善于学习、努力赶超的精神体现。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在西方人抱怨对中国巨大的贸易赤字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对西方巨大的文化赤字。

  胡锦涛2006年11月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发表讲话,称“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胡锦涛200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加强网路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由此可见,中国领导人非常敏感地意识到了提升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

  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过去,在衡量中国综合国力时,几乎所有参数均为“硬指标”,诸如经济规模、军事力量、科技水准等。有专家认为,计算纯“硬指标”,中国综合国力居前,但如果把所谓的“软实力”也考虑进去,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拉大了。不过,虽然“软硬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但是中国提升“软实力”还是有相当基础的。

  硬实力的提高,必然带动软实力的提升。软实力的提升,又必然推动硬实力的提高。如此,就进入了良性的实力增强的循环。中国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来临。

  至于美国和西方如何看待,中国要放在心上,也未必就要放在心上。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之路,注定与美国不同。美国的软实力,特别是在美式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与中国完全不一样。一个强势的、咄咄逼人的、灌输式的文化,中国是学不来的。而中国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也是美国无法抵御的。一刚一柔,互补要大于冲突。所以,美国及西方虽然担忧中国软实力的竞争,担心中国的软实力威胁,但是要阻挡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是几乎不可能的。

  约瑟夫.奈对中国软实力的认识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一,完全看不起。二,认真研究。三,以为是威胁。四,发现互补性。最后他说:事实上,我认为,美国如果采取措施遏制中国软实力的发展,那是不正确的。我真实的意思是,中国的软实力正在崛起,而美国的软实力却呈现下降的趋势。美国应当看到这一点并做出相应努力。在我看来,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和美国软实力的提升,两者并不矛盾。相反,这两者应该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中美关系。

  约瑟夫.奈德对中国软实力的认识过程,是不是被中国软实力影响的过程呢?  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第一,它的文化,即对其他国家和人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第二,它的政治价值观,特别是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第三,它的外交政策,但这些外交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权威。

  如果按照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逻辑定义,中国当前的软实力应该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中国的软实力肯定在不断地、迅速地提高,今非昔比。第二,中国软实力中的多项因素不是平衡的、不是齐头并进的,在某些因素上落后得很。第三,中国的软实力对国际社会的实际影响力不能说有多大,更加不可能与美国相提并论。第四,中国当然是一个软实力资源大国,但是,如何提升软实力,尚有艰难的路要走。第五,中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不配套的。

  举例言之,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绝对不可以说是巨大的。与美国文化相比较,中国文化在世界范畴中许多方面都是不足的。一,未有在国际社会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二,未有形成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三,未有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力量文化。

  柯兰齐克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猛增的“软实力”不是源自对中国或中国文化的内在热爱。非洲没有人听中国流行音乐。中国的影响力来自它派发不加疑问的慷慨,而且如果中国经历经济低迷,它将大幅度下降。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吸引力更为持久,较少依赖于美国政府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美国奈特里德报系在2005年10月26日发表蒂姆.詹森的文章说,中国的针灸术和功夫在西方已存在几十年了,然而至今黯淡无闻,不像近年来风靡西方的日本寿司、卡拉OK以及“精细管理”技术。 在欧洲,超市的货架摆满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但是,如果要一般人说出除成龙之外的其他任何中国文化名人,他不大可能办得到。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曾锐生说:“几乎没人能说出一个有名头的中国作家。”

  柯兰齐克和蒂姆.詹森的话何其尖锐,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听。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最终的输赢,是取决于文化的实力的。再好的经济政策、再好的外交政策、再好的价值政策,没有文化作为依托,软实力都有可能回落、下跌。同时,软实力最大的来源,在于文化,而非在于政府政策。这也是对中国极大的提醒。所以,我们认为,在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三要素中,文化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

  约瑟夫.奈曾经为中国如何提升文化实力支招,当记者问他:在西方推广中国文化,您觉得,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约瑟夫•奈这样回答:“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具有相当的影响。中国可以通过多举行一些国际性的文化活动来向西方展示和推广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儒家文化。” (中评社评论员 丘峦)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发生了社么?广东潮州、汕头一夜空城
2 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3 国之将亡,必有妖盐
4 上海楼市,打响第一枪
5 主食吃多少关乎你的寿命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