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法国《欧洲时报》5月31日载文《中国股市进入风险释放期》,内容如下。
在事先没有任何预兆情况下,中国财政部于30日零点时分静悄悄地发布了一条消息:从当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九个多小时以后,上海和深圳股市大幅低开,突如其来的利空使得市场恐慌气氛浓厚,个股普跌(近900只股甚至跌停),最终上证综指收于4,053.09点,下跌6.50%;深证成指收于12,627.15点,下跌6.16%。两市创天量成交4152亿元人民币。
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政策面利空导致的普跌行情难以持久,因为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没有大的改变,大盘总体向上的趋势也就难以改变,今年以来多次大幅暴跌的股市都在随后的时间段里不仅都能化险为夷、收回失地,甚至连创新高……尽管中国所出现的暴跌令中外投资者和观察人士皆感意外,但是中国股市印花税率五年来处于历史最低位的结束(史上最高印花税率为6‰),本质上只是中央出手预警和调控通货膨胀的一个工具。客观地说,市场放大了对这一利空的悲观反应。
自2005年6月创出五年熊市最低点998点以来,中国股市究竟在发生着什么?这个问题在过去23个月里困扰了世界经济观察家们,单边上扬且连创新高的中国股市不仅令国内投资者分享到财富盛宴,也使海外投资者以各种方式关注甚至加入这个不断创造着神话的市场。然而要想观察中国的股市现象,还必须从市场、中国、世界三个层面进行观察:
首先是市场意义的中国股市。纵观近来中外媒体对于大陆百姓民生出现股票热的现象种种,连和尚、小学生、市场摊贩都热衷于谈股论金,可见勇往直前去市场接棒的投资者与金融证券的专业程度无关。以历史的经验而言,牛市的涨跌变化常常最后是以“套牢”这类投资者而宣告终止——这与市场方向、经济景气幷无关系,而与投资者的金融常识、心理素质、判断能力有关。
其次是中国意义的中国股市,具有全面反应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特征,虽然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整体市场估值水平、外围资金可供应量都有很大关系(当然也有许多不可测的因素左右市场),但更与货币政策、经济形势、贸易结构、消费水平等息息相关,从而与通货膨胀构成了紧密的关联性,这也就使得政府当局不可能采取任由市场自我发展的对策而会加以干预。
最后是世界意义的中国股市,开始具有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定位指标功能。今年以来,世界各国财经名人谈论中国股市越来越多,从坚决看多到悲观透顶,其观点杂陈可谓百花齐放,最典型的当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也发出预警:“目前全球金融体系拥有良好抵御能力,整体而言前景仍然乐观,但部分市场却令人忧虑。”
从以上三个层面来说,观察中国股市、判断市场方向的问题,不只关乎到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也关乎中国整体经济形势,更关乎变幻转型中的世界经济格局。而对中国股市的风险判断,正考验着中国普通投资者和政府当局,更考验世界眼光。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爆!习明泽公开对外放出这句话 |
2 | 史无前例,美国传来重磅消息 |
3 | 传Nvidia口头通知中国同行一个坏消息 |
4 | 快讯:普京宣布停火 |
5 | 关键时刻:著名学者警告习近平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