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估计达到11.5%。比去年的11.1%还高,显示了两年连续超过11%。温家宝同时表示,担忧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以示采取强而有力的紧缩政策。今年中国的物价上升率为6%多,如果考虑不包括在物价统计的住房费等,实际上升率会更高。
然而,时下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止于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更大的问题在于发展的内容。消费低迷投资过热,这种形式的发展趋势一直延续至今。在国民收入中,消费的比重继续下滑,去年跌至49.9%,而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达到了42.5%。世界银行统计的中下游收入国家的消费与投资的比率平均为68%和31%。中国比平均值高出很多。
中国消费低迷是因为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消费的主力军中产阶层越来越少。全民收入的提高并未带来消费结构的改善。需要的东西大体都有,但许多中产阶层还没到购买轿车的水平。再说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备,这种不安心理致使中产阶层不打开腰包。
期间,中国政府通过大力提高公务员工资等增加了国民收入,但增加的收入仅有一部分被用于消费,累积起来的储蓄相当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和股市。
不久前,在北京乘出租时与看起来很平常的司机做交谈,他说,别看我这样,我也有三套房产。中国人很少消费,但在买房上却毫不吝惜。投资过热固然会在短期内提高经济增长率,但实际上这正是威胁中国经济的隐患“不良债权”的结构性原因。中国在近期景气大好的情况下,制造业的开工率仍在下降,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患病了。
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是投资过热,这里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廉价提供生产要素的政策。举例说,廉价提供土地的政策招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中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宽敞建筑固然令人感慨于中国人的大毛笔,但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即几乎是免费得到土地的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是在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据土地的方式建房。
除土地外,低价供应能源的政策也成了问题。在能源领域,中国仍未形成市场价格机制,这是毛泽东时代发展战略留下的遗产。期间,中国政府一直把国内油价控制在远低于国际价格的水平。最近中国发生的石油短缺问题说明政府对能源价格的宏观调控已无以为继。看来,如果温家宝总理真心想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做到让中国人民放心消费,并让土地和能源价格与市场接轨。(作者为天主教大学国际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