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花千万元拆除纪念蒋介石的“大中至正”匾额,也不肯对市井小民沦为饿莩而动念的民进党政府,向来只能破坏而不能建设,但八年来这样的施政风格竟又好像能够永续经营,他们难道从来不感觉如此竭泽而渔的话,台湾的资源终有一天会耗尽?
陈水扁与民进党虽然不事生产,但怎么总有挥霍不尽的资源任由他们汲取?到底他们是如何自我供养的呢?从第一观感判断,当然首先是靠从“国库”搬走纳税人的血汗钱,藉由政府预算来支应他们庞大的索续无度;再来是靠金控公司挪移民间的财富,挹注朋党的空头公司,从中谋取暴利;最后是靠劳工与公务员的退休保险金出入股市,化解他们的股票风险并因应内线需要。这些丧尽天良的剥削,为什么能历久而不垮掉呢?
“国库”也好,行库也好,最后的来源都是民间的资源。既然在陈水扁统治之下的台湾经济受到重创,尤其是最支持民进党的制造业,更是萧条惨澹,故显然最终供养陈水扁的,并不是投票给民进党的民众。这些民众支持陈水扁并表面不是因为经济的理由,而主要是出于反对国民党的政治动机,但这个反对国民党的情感,足以促使他们相信陈水扁编织的故事,也就接受了所谓台湾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大陆吸走了台商所导致的,所以不是民进党的责任,而是国民党的责任,因为国民党主张三通。
然而台湾整体经济数字就算比不上其他地方,起码还维持某种稳定,只是经济两极化的趋势极为明显,这表示供养陈水扁的有极大部分是没有投票支持陈水扁或民进党的那一部份民间力量。相对于支持陈水扁的选民的生活主要范围在岛内,不支持民进党的选民则有远远更高的可能是集中在国际部门,科技部门与服务业。他们虽然投票时没有支持民进党,但是却是供养陈水扁及其家族党的主要来源。
如果进一步分析国际部门的资源,其中进入台湾后通过再投资与消费而成为税收的经济来源,或存入银行成为金控公司操弄泡沫经济本钱的,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贸易出超。固然台湾仰赖贸易出超来促进经济的这种发展模式,并不是近年才有的现象,但是由于内部经济不振,加上国外投资不断走避或撤离,近年就只剩下靠着贸易出超,才能勉强维系国际部门及其周边部门的暂时景象。
说到出超,不仅是最大宗,而且愈来愈一枝独秀成为唯一最大宗的,即是对大陆的出超。近年大陆对岛内的出超,是台湾整体出超的三到五倍,抵销了台湾所有的入超还绰绰有余。大陆为了推动两岸关系,近年尤其开展各种通关方便,有利于台湾产品输往大陆。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后,可以说是成为台湾产品输往大陆的最主要动力,因而也就维持住了了台湾整体经济局面,使得税收的基础不至于萎缩,银行的存款不致于滑落。应该说,真正最后供养陈水扁的资源,靠的就是陈水扁最瞧不起的大陆与他最痛恨的台商。
不过,这样的供养也有限度,因为生活在国际部门的选民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他们基于对乡土的热爱,一时不愿意将资金移出,或转移生活领域,但是在陈水扁与民进党已经没有未来的残暴统治下,愈来愈多的人不得不采取移民的策略,或者筹谋建立在海外或在大陆的帐户。这当然加速台湾经济恶化,也就像恶性循环一样造成民进党党官更加激烈快速的贪腐汲取,因为他们在政治上诉诸独裁统治,任意分赃,任意惩处,对全民都起了示范作用,使得民进党高官得意忘形而日益嚣张,终而成就了自己达到历史上政府被起诉阁员人数的破纪录。
并不是他们不担心竭泽而渔的问题,而是没有能力担心,剩下的就只能是加速汲取,反而产生更强烈的末日降临的恐惧,导致所有巨商大贾都面临过度汲取的困境。他们一方面要因应民进党索求无度,另一方面自己也意识到台湾经济来日无多,这一批政商因此无不都想捞了就跑,也就造成政商之间的破裂。因为与民进党闹翻而流亡海外,或身陷牢狱的,在近两年便可说是络绎不绝,以辜、王两家之显赫,岂能想到沦落至今,纷纷被民进党新贵接收而徒遗抄家之恨?但也正因为如此,来自大陆的出超更成为陈水扁唯一汲取供养的稳定来源。(作者 石之瑜,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